东北网5月15日电 绥化市,黑龙江省典型农业地区,乡村债务问题尤为突出。该市160多个乡镇,1300多个行政村,截止到2006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债务总额29.7亿元,村均222.8万元。有的村高达300~400万元。
探索化解乡村债务“冰山”之法,我省在绥化市先行试点。
“空壳”之痛
“简直压得喘不过气来!一年光利息就得40万!”背负400万元债务的望奎县恭六乡乾二村村支部书记刘永成,一提起村里债务,脑袋摇得就像“波浪鼓”一样。
乾二村是贫困村,集体早就“空壳”。全村人口3162人,其中贫困人口889人;去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160元。通讯落后、交通更不便,债务压身导致村里至今没有卫生所、没有安装程控电话,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村里没有办公室,在村小学校“对付个地儿”办公。
“债务压着我们,多少年都没走出贫困的阴影。”说起此事,村党支部书记刘永成苦不堪言。“1993年上任的同时也接过了100万债务,无力偿还,再‘利滚利’,债务最多时达到400多万!15年了,我们一直喘不过气,直不起腰来。”
“我这干部当的,这十多年来就是受(债务)折磨。很多工作想进行进行不了,上面要我们干的工作干不了(上缴的款缴不上去),要在下面进行的工作进行不下去,每到年终,整日债主盈门。”日子不好过,2003年刘永成打起退堂鼓,撂过三个月挑子。
在我省,这样的“空壳村”并不鲜见。
痛自何来?
一乡、一村,事务有限,缘何会积下如此之多的债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绥化市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乡村债务是由政策、体制性原因造成,因兴办公益事业、兴办教育和兴办企业三项所欠的债务占到了50%以上,确属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债务只占少部分。
绥化全市村级债务总额中,用于教育支出8.87亿元,修建道路支出6.13亿元,敬老院支出1.66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12亿元,文体活动支出1.01亿元,改善生产条件支出1.61亿元,各项补贴支出6083.5万元,完成各项任务支出8676.6万元,达标竞赛支出3994.6万元,管理费超支1758.5万元,其他公益性支出2.08亿元。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办乡镇企业,要求村村“冒烟”,当时很多乡村不得已把钱全部拿出,不够再抬钱,办起小砖厂、小豆腐坊、小酒厂等等。这些盲目上马的企业普遍效益不佳,频频亏损倒闭,致使血本无归,而且背上沉重的包袱。
盲目推广一些所谓新经验、新技术,如养猪一条街、养牛一条街,大垄覆膜、甜菜种植、亚麻种植等,村里不愿干,也得干,村民不愿意参与,村里只好举债为这些项目补贴,最后“疗效”不佳,又是“小马、瘦马”拉大车,欠下集体债务。
乱摊乱派也使村里不堪重负,最多时,村里承受的收费项目多达18种,自行车、摩托车都要上税,村里实在收不上来,就抬钱“垫着”。
当然也有一些村干部“混吃乱喝,挥霍浪费”而举债,留下乱摊子。
全省情况大同小异。
化解“冰山”
为解决这一“积年”问题,去年初,我省决定在绥化全市范围内实行乡村偿还因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等社会公共事业所欠债务的奖励试点工作。
绥化,迎来了卸掉包袱的机遇,“债务冰山”开始破冰。
绥化通过对全市村级债权、债务的数量、种类、结构、用途、时限等情况核清分类,逐笔登记造册,在现有政策、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开始大胆探索灵活多样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化解村级债务。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通过资源发包化债。
一些村机动地占耕地总面积5%,许多村都有500~600亩机动地,大村更多,加之有的户地在人不在,出外打工,加上这部分,机动地占耕地总面积7%~8%,机动地发包收入成为增加村级收入的来源。肇东市松江村有机动地(坝外地)700亩,每年以每亩220元的价格发包,两年收入30万元,有机动鱼池4000亩,每年以平均每亩110~120元的价格进行发包,每年收入30万元。仅这部分全市就增加1.1亿多元收入,全部用于偿还债务。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盘活资产还债。
通过承包、出租、出让集体闲置土地、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使用权和集体林地、林带、农村裹渔场等经营权,用于顶债,共偿还6096.6万元。村集体拥有的企业、闲置房产等固定资产,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进行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可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综合开发利用,盘活存量资产,筹集资金用于偿还村级债务。肇东市二街村通过公开拍卖树木收入20万,土地发包收入10万元,共增加收入30万元。肇东西八里乡通过这些办法全乡共偿还村级债务100万元。
回收村级组织往来欠款还债。
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拖欠集体的款项,根据不同对象和性质,分别采取经济、行政或法律等多种办法进行清收。一是对农户的税费尾欠和集资等欠款,根据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经村民代表民主评议,扣除不合理的部分,促其主动偿还。对暂无还款能力的或一次性交清有困难的,由村与农户签订还款计划,分期偿还。对确无还款能力的特困户,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按政策规定实行减免缓;对国家干部、村组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及其家属的欠款,限期清收。对有还款能力而拒不还款的单位和国家干部职工,申请法院依法清收。全市共回收债权3546.9万元。
通过抵转方式,债权抵顶还债。
鼓励债权人和欠款户之间进行拉拽,化解“三角债”、“多角债”,试点市共核销债务2656.8万元。
通过增收节支化债。
严格控制支出,节约资金偿还债务,严格控制新债务的发生。从完善村级财务制度入手,加大对村级财务预算的控管和公开力度。
截至去年底,绥化市共化解村级债务23.8亿元,其中化解公益性债务21亿元,省级财政给予30%的化债奖励,共兑付奖补资金79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