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爱心护士慷慨借钱治病 诚信民工一分一厘兑现承诺
2007-05-21 08:58:20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谭彦龙 耿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1日电 几天前,不管曹护士怎样推让,赵红海、王星辰夫妇还清了曹护士为他们垫付的医药费2700元钱。

  慷慨解囊好心护士伸援手

  2003年4月,木兰县建国乡赵红海和妻子王星辰到吉林省图们市石岘镇打工,可没等找到工作,妻子就病倒了。经过在图们、延吉等地几个月的辗转检查和治疗,妻子被确诊为心肌缺血。此时他们带来的钱已所剩无几,身处异乡举目无亲,赵红海几乎绝望了。他流着泪向每天负责给妻子打针的石岘医院护士曹京子求助,希望她能帮忙垫付医药费,待日后慢慢偿还。曹护士二话不说,答应了下来。自那以后,夫妻俩每次看病回来,都把处方交给曹护士,由她帮忙买药继续治疗。对于曹护士的做法,很多朋友都不理解。大家问她,帮助一个不认不识的外地民工,你就不怕治好病后人去楼空?你在这方面也不是没吃过亏,怎么就没记性呢?此前不久,曹护士曾经帮助过一对母女。这对母女来自外地,在曹护士家旁边租了一间房子。一天深夜,那位母亲突然身患重病,高烧不退,曹护士连夜将她送到了医院,并为她垫付了治疗费用。谁知几天后,那对母女突然没了踪影。那位母亲发病当天,曹护士怕她着凉,给她披了件自己的衣服,可那位母亲连这件衣服也没给曹护士留下。但面对赵红海,曹护士还是依然伸出了援手。

  一分一厘民工艰难还款路

  至2005年王星辰病情痊愈,曹护士已经为他们垫付了医药费2700元钱。“曹护士的生活也不宽裕,可她从来不催我们还钱。”赵红海说。每次见到曹护士,他总是为欠款感到愧疚,他决心一定要还清欠款。

  起初,为尽快还清欠款,赵红海打算在工地找份长期的工作,可是妻子患病,身边不能长时间没人照顾,所以他只能打零工,刮大白、蹬三轮车,什么脏活、累活他都不嫌弃。隆冬腊月的一天,他患上重感冒,浑身酸软无力,妻子劝他别出去了。他想,找份短工已经很不容易了,人家也是看自己困难才雇佣自己。他咬着牙蹬上了三轮车,外面寒风凛冽,雪花打在脸上,分不清是雪水还是汗水。

  赵红海每次还钱时拿出的几乎都是大面额的钞票,可只有一同打工的朋友知道这钞票背后的辛酸。每次还款前他都会找人换整钱,而每次他拿来的钱都是厚厚一打大小不一的钞票,10元的是帮人粉刷房子挣的,5元是骑三轮车拉货赚的钱,2元、1元的是帮人家搬煤赚的,还有帮人修鼓风机赚的……那些钞票整整齐齐,不知数了多少遍,已经变得黏腻腻的。有时100元,有时150元……最后一次500元,几年来,赵红海还款不下十几次,究竟多少次曹护士也记不清了。

  省吃俭用桌上只有胡萝卜

  赵红海家里几乎是一贫如洗,连个黑白电视都没有,几年来从来没有添置过新衣服,都是曹护士从家里一包一包拿些旧衣服给他们。有几次,曹护士到他家作客,赶上一家人吃饭,可饭桌上只有一大盆蒸熟的胡萝卜。

  随着王星辰的病情逐渐好转,赵红海夫妇和曹护士的感情也逐渐由医患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除夕夜,曹护士将赵红海夫妇俩请到自己家中,两家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在快乐中度过了新年。为报答曹护士,赵红海经常抽空帮她做家务。曹护士怕他还钱后家中没有生活费,常常在他还钱后又把钱退回来,可每次都拗不过赵红海。在几天前还清最后一笔欠款时,赵红海如释重负,他告诉曹护士,欠款是还清了,可恩情自己这一生也不会忘记。

  编后:

  读了这篇“爱心护士”和“守信民工”的报道,你的心里是不是也暖融融的,也被他们高尚的品德所打动?

  曹护士,敢把几千元钱借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农民工,不容易!尽管曾有过借出去的钱一去不还的经历,但她还是那么无私无畏,怎一个“义”字了得!

  赵民工,就算再累再苦也要把钱还上,不容易!为了守信,他什么脏活累活都不嫌弃,几年来一元一元地积攒着收入。尽管家中还是一贫如洗,但他还清了借款,实现了诺言,怎一个“信”字了得!

  一个有难相助、古道侠肠;一个知恩图报,承诺守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爱心护士”和“守信民工”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