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5月21日电 7600元一公斤的海参、2000元一公斤的鱼子、300元一盒的蛋白粉……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到来之前,这些“补品新贵”取代了传统的人参含片、补脑液,被爱子心切的家长们追捧着,各种“补品”的销售一路看好。
记者在哈尔滨市道里区一家“补品屋”看到,各种营养品、保健品琳琅满目,不少中年人在此选购。正在交款的袁女士告诉记者,儿子马上就要参加6月下旬的中考了,她来这家商店是为了购买一种能够提神、醒脑的胶囊。
袁女士说:“我儿子每天晚上看书到12点多,有时困得眼睛都睁不开,孩子太累了,应该补补。现在怎么给孩子补充营养已经成了考生家长的热门话题,有好的营养品信息大家都相互转告。”
记者在一些考生家长中走访发现,不少家长为了孩子能提高考试成绩,不惜“血本”购买各种“补品”,高昂的价格在那些即便每月只有几百元收入的父母眼里也已无足轻重。
一位海参专卖店经营者透露,自4月份以来,前来购买海参的学生家长逐渐多了起来,销售较以往增长了约三成。这位经营者说:“看得出来这些家长多数都是工薪阶层,可消费起来一点儿都不心疼,为了孩子父母真是豁出去了。”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