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1日电 今天出版的《哈尔滨日报》发表题为《“假期经济”缘何变成“排队经济”?》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五一”黄金周期间,人们着实体会到了排队的痛苦,买车票需要排队、到银行取钱需要排队,生病到医院也统统要排队,排队又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今天,在经济生活的许多领域,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完全的市场化、商品化,但排队现象还仍然广泛存在,这究竟是为什么?
第一,“五一”期间,人们集中出行,集中消费必然需要大量的公共资源作为保障。而公共资源的总量又是一定的,直接导致公共资源出现暂时性短缺,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正常需要。这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铁路部门,这期间铁路的运输量是平时的好几倍,返乡的学生、外出旅游者、回家的农民工好几股客流交织在一起,致使很多热门线路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花费大量的时间排队买票,极大的降低了人们旅游的质量及将来对旅游的预期。黄金周在一些地方造成的极度拥挤、排队现象,给旅游带来的扫兴和参与人带来的身心疲惫,都到了令人心有余悸地步,很多人已经不敢再在黄金周出门凑热闹了。
第二,垄断资源市场竞争不充分。现在“排队经济”的出现,与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无关,因为无论从食品到家电的各个环节,我们都有极强的生产能力,有些方面甚至是过剩,如鞋、衣、帽等,而涉及到一些垄断部门的产品和服务,因为垄断资源市场竞争不充分,社会资源的结构性失衡及一些潜规则的广泛存在,都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比如,子女就学、居民看病等。上个世纪的排队,是生产和流通企业的能力不足所致——无力生产足够的产品供应市场;而今天的排队,则是生产和流通企业的能力超强所致——他们不但能造出足够的供应品,他们也能控制供应的数量和节奏。所以,今天的排队困局,不能用过去的办法解决了。也就是说,现在的排队经济,就是不公平的市场竞争形态的现实映射。有多少垄断就有多少资源配置失衡,有多少垄断就有多少服务严重缩水。垄断多源于体制痼疾,痼疾不除,我们也就只能无奈地一次次面对围绕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演绎出的种种民生悲情。
第三,公共服务做得不够好,这也是排队经济产生的一种原因。都说这个时代在频繁创造经济神话,可是,我们却没有物质财富与公共服务成正比的感觉。毕竟,社会财富增加意味着公共财政增加,公共服务也应该随之得到提升,进而可以在改善民生上发挥巨大的作用。然而,恐怖的排队经济就是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公共服务与民众诉求之间那条深深的鸿沟,只是在“五一”等期间表现的更明显罢了。
总之,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除了提升公共资源的有效供给外,更要加大公共服务力度,提升垄断资源的有效竞争水平。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和谐龙江建设]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崔玉斌王洪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与世界各国的互动中进行建设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黑龙江省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矛盾是省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不协调,对外开放发展滞后,不适应省内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一是对外开放的规模小,主要指标与经济发达省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二是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较低,外贸依存度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至少差四十个百分点);三是对外开放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不大,如外资企业产值比重较小(占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地产品出口比重较小(占出口20%左右)、涉外税收比重较小(占工商税收10%左右)等;四是与有关国家的贸易秩序不够正常,纠纷时有发生。
构建和谐龙江,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对外开放,实现开放与和谐的互动,以开放促和谐。
第一,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要实施品牌创新战略。做好传统出口产品的提档升级,增加附加值。要通过政策扶持、质量认证和商标注册等措施,做好新产品的培育和开发,进一步提高优势项目、高端产品的出口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把更多的龙江品牌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要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提高黑龙江省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规模,提升生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自主出口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不断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壮大规模,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投资电子信息、航空交通、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领域,支持企业加入跨国采购链条。要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俄、美、日、韩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非洲、南美以及周边国家市场,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实施“龙港”合作,扩大对台合作。
第二,要加快转变利用外资的增长方式。在调整和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上下功夫。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黑龙江省资源、人才、技术和工业基础等比较优势,坚持市场导向、技术先进、环保等原则,围绕建设六大基地、围绕国企改制改组改造、围绕大项目,广泛招商,优选合作伙伴,避免盲目低水平重复引资,重复建设,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第三,要积极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的重大战略决策,力争在对俄能源原材料投资合作、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境外能源原材料投资合作,要重点解决勘探权、开发权、经营权等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争取在石油、矿产、林业等领域尽快建成一批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对俄基地建设,要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重点倾斜,逐步扩大地产名优商品的出口份额。
第四,要努力提高对内开放水平。对外开放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南联”是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一个成功战略。黑龙江省经济不发达,许多市县利用内资的比较优势大于利用外资。与利用外资相比,利用内资障碍少、效率高。因此,开展与发达省市的互利合作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十五”期间,黑龙江省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比例已达1:4.3,内资的作用有增大的趋势。在对外开放中我们要因势力导,既要重视世界500强,也要重视国内500强。要在国企改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资源开发、产品深加工等方面与经济发达省市开展全面合作,积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把“南联”的蛋糕做大、做强,为推动和谐龙江建设,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五,要加快构建贸易保障体系,实施互利共赢战略。要建立和完善进出口商品的预警、协调和应对机制,整顿和规范贸易秩序,打击灰色清关,化解贸易摩擦,维护贸易双方合法权益。实现对外经济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