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3日电 由哈市老龄办、市老年医院和本报共同开展的对10000名老年人健康及就医情况问卷调查活动,历时两个多月于本月15日结束,共收回问卷8126份。调查显示:健康老年人不足10%;近六成老年人有病不敢进医院;八成以上的老年人自己当“医生”,有病去药店;近10%老人因病致困。目前,哈尔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突破119万,是名副其实的老龄化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就医难问题亟待解决。
现状:近六成老人有病不敢进医院
22日上午,记者在哈市老年医院看到,收回的问卷摞成小山,10名医生集中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翔实统计。据介绍,他们把这些数据整理统计后将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调查显示:90.2%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疾病,健康老人占被调查人群不足10%;万名老人中患病能够及时就医者为45.1%,近六成人有病不敢进医院,疾病得不到及时医治;慢性病患病率较10年前上升了4.5%,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骨关节病发病率最高;近10%的家庭因病致困,这些人中95%没有医保;八成以上的老人久病成“医”,自己去药店买药吃;77%的老人独立承担医疗费,仅有23%的人就医时能够得到子女资助;100%的老人认为看病贵,就医门槛太高,无法承受。
呼声:建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几乎所有被调查者在建议和希望一栏中都写下这样的呼声:各级政府应加大老年人老有所医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加老年医疗设施建设和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子女对父母就医应尽可能地给予一些资助。
记者采访了几位正在接受免费体检的老人,他们的心里话很有代表性:南岗区泰山小区71岁的李世迅,身患高血压和老年骨关节炎,一年看病吃药要花掉七八千元。因为没有医保,医药费的沉重包袱由五个生活并不富裕的儿女扛着,已经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老人家盼望政府扩大医保范围,让医保也能惠及自己。
周生波老人认为,哈市现有大小医院不少,老年专门医院却仅有一家。老年患者大多年老体衰,到大医院看病不仅费用高,而且人多,上岁数的人就怕排队。他呼吁,省市部分大医院应恢复老年病专科或老年人病房,同时,各区应设立老年医院分院,让白发人享受到最便捷、最优质的服务。
作为老年医疗战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哈市老年医院院长尤全喜深感问题的严重。在今年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他已经就老有所医问题向大会提交了专门建议:建议大城市应设立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正式启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各级政府每年应从财政预算中划出专门资金,这笔钱主要用于减免部分老年人就医费用和困难家庭;对没有收入和工作的老年人建立医疗互助金制度,降低就医门槛;提倡市级老年医院在社区开办老年诊所。
对策:老年健康课堂进社区
据哈市老龄委调研处林处长介绍,哈市特困老年家庭中80%以上都是因病致贫的,就医难的根子是看病太贵。
林处长说,在国外,社区医院主要服务儿童和老人,就医方便,我们国家也不例外。目前,哈市社区医院水平普遍较低,大医院看病又贵,他们只能自己看病,去药店买药,造成小病变大,大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关于加强社区医疗建设问题,市政府已经写入“十一五”规划,并将任务进行了分解,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老有所医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老年医疗机构也在研究改善老年人医疗服务的有效途径,将适时推出电话叫诊、家庭病床、家庭保健、康复指导等服务,以此缓解老年人就医贵、看病难的现状。
采访结束时,记者从哈市老龄委听到这样一些好消息:由市老年医院承担的为万名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工作正在进行中,今后每年建档工作还要逐步扩大;从今年6月起,老年健康保健课堂进社区活动将在全市逐步开展起来,定期向老年人传授健康保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