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8日电 本来想专门采访王洪生,可一到哈尔滨市呼兰区孟家乡红旗村,村干部告诉记者说,王洪生回来的时候少,常年在山东寿光市的公司忙业务,在寿光,谁叫王洪生当地人不知道,但只要你提“王大柱子”没有不知道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德说,提起王洪生,孟家乡周边村屯的乡亲们都知道他是有名的“蔬菜贩运大王”,同样也深深敬佩他致富后无私帮助200多名乡亲们走上富裕道路。
被贫困逼上经商之路
过去,王洪生全家在红旗村属贫困户,7口人靠仅有的一垧多地维持生活,父母体弱多病,兄妹几个一年也换不上一件新衣服,连学费都难以维持。1990年,高中毕业的王洪生毅然放弃参加高考的机会,不顾父母的反对回到家里挑起了家庭重担。春去秋来,他家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可是,当他把粮食卖掉后,扣除成本一算账,仅剩2000元钱。1991年他外出打工,一年下来挣回了4000元钱,除了还3500元的债务,一家人只有500元过春节用。1993年春节刚过,村里有人给他介绍对象,可是由于家庭经济贫困,此事告吹了。这件事对王洪生打击很大。父亲因此再一次病倒在床上,母亲整日以泪洗面。
这年,村党支部筹钱借给王洪生1500元,帮助他购买了一辆旧农用三轮车,让他把村里大棚蔬菜运到城里销售。没想到,这1500元钱从此改变了王洪生及其全家的命运。一年下来纯收入5000多元,当年还清了1500元买车本钱。入冬以后,王洪生无事可做,经过到菜市场考察,他发现冬季蔬菜都是南方运过来的,而且价格比较贵,要是自己能从南方运回蔬菜一定能赚钱。
从一台农用车到蔬菜运输车队
到南方运菜,谈何容易。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难倒王洪生,他到山东寿光进行考察发现,当地菜价与东北菜价每公斤差价达两元多,赚钱空间大。王洪生又一次想到村党支部,当时,村党支部成员担心他挣不到钱赔进去还不上款,党支部书记王德用王洪生家的一垧承包地和王德本人家的房产做担保,由村委会出面协调帮助解决了3万元贷款,又帮助他买了一辆小型运输货车。从1995年冬季开始,王洪生从寿光往哈市拉回第一车蔬菜,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当年收入就达到了4万元。1996年初,王洪生提出增加运输车辆,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筹借10万元,使运输车辆达到两台。1996年底收入20余万元,蔬菜销售网络扩大到哈市等周边城市。此后村党支部书记王德、农民赵纯、聂凤军等3户加入了王洪生蔬菜运输车队。到1999年王洪生成立了山东省寿光市洪生运输集团公司,拥有大型车辆4台,蔬菜销售网络遍布全省大中城市。同时,王洪生与寿光蔬菜生产基地签订了蔬菜包销合同,公司年经济效益近百万元。
家乡是我的根我不能忘记
2000年,受王洪生影响,村里又有十几户农民加入了王洪生的蔬菜运输公司,从事蔬菜运营。经过几年的滚雪球式发展,目前公司已扩大到40多户200多人的规模。每人每年收入达3万到5万元,公司年收入上千万元。王洪生本人已拥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以上。现在,红旗村40多户农民仅蔬菜运输收入每年就达500多万元,人们说红旗村农民致富是王洪生带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