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高考冲刺阶段权威指导之物理篇:做好两项准备
2007-06-01 11:22:13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杨晓宁/整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日电 高考物理备考复习已经到了最关键的冲刺时候,这个阶段对学生来说,就知识、能力方面似乎进入了一种类似于“瓶颈”的状态,发生了“高原反应”,也有的学生因为最后模拟考试成绩的高低起伏而进入了“峰谷交叠”的模拟倦怠阶段。如何稳定情绪,突破“瓶颈”,进入考前准激发态,有效利用时间,达到最好的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分数,决胜高考,哈尔滨第三中学物理高级教师、高三备课组长王媛认为考生们应做好如下的准备工作:

  一、知识层面的准备

  首先要回归课本。第一轮复习是按章节进行的,知识点间是一种线状的联系,第二轮复习是按专题进行的,知识点间是一种块状的联系,我们缺少从全局的角度对高中物理知识的一个认识,所以,要带着这样一个目的去通读教材,梳理并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找到概念、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知识点间的一种网状联系。阅读时要重视书中的黑体字,规律的推导过程,插图,演示实验,《做一做》、《阅读材料》。

  要处理好重点知识与非重点知识之间的关系。高考中力学和电学共占70%左右,热学、交流电、电磁场、光学和原子物理共占30%左右,这30%姑且称之为非重点知识。“非重点知识”有一半内容偏于记忆,可以说记住就能得分,如光的本性、原子和原子核的内容、电磁场,应把握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还有玻尔理论,参考近几年的高考题复习一两个课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建议在复习阶段重视课本,尤其是课本上的知识、公式、名词和应用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在这些问题和知识内容上多花费点时间和精力是更加切合实际、更加有效益的复习策略。

  其次要做好复习资料的整理。同学们要专门花时间对之进行整理,特别是新出现的改错题和理论推导题。要做好题型的归纳工作,并通过比较、体会,整理出各种类型题目的常用解题方法和思路。整理时特别要重视自己曾经做错过的题目,最好能将常错的题目摘抄出来拼成错题卷,在整理过后重新去做,这会有效地降低再错率。最后在认真完成以上两项工作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做一份包含所有知识点、典型题型、常用方法、易犯错误的知识框架图,以一个从全局高度对整个高中物理的盘点为自己知识层面的准备画一个完美的句号。

  二、答题能力上的准备

  首先,审题要仔细,关键字眼不可疏忽。审题时一定要仔细,尤其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关键字眼,不要以为是“容易题、陈题”就一眼带过,要注意“陈题”中可能有“新意”。也不要一眼看上去认为是“新题、难题”就畏难而放弃,要知道“难题”也只难在一点,“新题”只新在一处。由于疏忽看错题或畏难轻易放弃都会造成很大的遗憾。

  其次,物理过程的分析要注意细节,要善于找出两个相关过程的连接点(临界点)。对于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首先要根据题目所描述的情景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然后对物理过程进行分析,对于多过程的物理问题,考生一定要注意分析物理过程的细节,弄清各个过程的运动特点及相关联系,找出相关过程之间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难题也就变得容易了。

  最后答题要规范,得分有技巧。从这几年的评卷来看,很多学生由于答题不规范,没有相应的应考技巧,导致丢失了很多应得之分,有些学生失分情况相当严重,一科达20分以上,其中不乏一些较好的学生。为避免这种情况,特别注意以下情形:

  1.简洁文字说明与方程式相结合;

  2.尽量用常规方法,使用通用符号;

  3.分步列式,不要用综合或连等式;

  4.对复杂的数值计算题,最后结果要先解出符号表达,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