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课堂搬到街头:初中生亲身体验赚钱的辛苦
2007-06-01 11:25:14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徐建东 金淼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日电 5月31日,哈尔滨市第70中学初一两个班级的92名学生走上街头,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得一元钱。据了解,这是该学校每名初一学生都要上的一堂社会实践课,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挣钱不易。

  5月31日是活动的第一天,由一年三班和一年四班的92名学生参加,学生自由搭配成组,每组4至6人,要求利用3课时的时间挣到至少1元钱。

  记者对其中几组学生进行了跟踪采访。

  5套方案全失败,由衷感叹挣钱难

  “飞翔”小组由4个男生组成,出发前他们准备了5套方案:学校附近饭店、写字社、花店、烧烤店、超市。

  他们首先进了一家饭店,没有找到老板,只好向一女服务员说明来意,对方表示因为下午时间是一天之中饭店服务员最清闲的时候,没有客人,实在没什么活可让他们干。之后的三个店铺也接连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当大家抱着最后一点希望来到大福源超市时,发现其他组的同学已经抢在他们之前在这里找到了打扫卫生的工作。

  11次应聘遭拒,最后当上服务员

  “书虫”小组共有6人,不过考虑到这么多人不太可能同时找到工作,他们又自动分成了3个小组。记者选择跟随之前较无明确目的的李小轩、王亚东两名女生。

  她们沿街一家挨一家寻找,从加州牛肉面、体育服装店、书店、儿童服装店、文具店到蛋糕店,但11次被拒绝。

  40分钟后,上京一品鲜面馆老板终于同意聘用两人,约定打扫卫生一小时,每人工资2元钱。

  文具一样没卖出,20元本钱全赔了

  “NO.1”小组6人决定自己当老板做买卖。他们在新吉商城花掉20元批发了三角板、水性笔、笔芯、橡皮等7种文具和一些五彩塑料绳,准备在成本价上加0.5元-2元出售。

  6人分成两组在学校四周沿街推销,但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大家一样东西也没卖出去。

  套筷子擦玻璃, 4人挣了两元钱

  “大风”小组很幸运,一下子就找到了工作,一家饭店的几个服务员自己做主将全组人都留了下来,愿意自己出钱付给孩子们报酬。其中一个服务员说,一看到这些孩子就想起自己进城找工作时的不容易。他们给“大风”组成员安排了力所能及的活———给60多双筷子套袋、擦门口的落地玻璃窗。因为劳动量不大,活动结束后4个孩子只收取了2元钱的报酬。

  捡两小时废品,顺利完成任务

  “Best”小组4人的第一方案就是捡废品。他们两人一组,一组到大福源超市附近,一组到新吉商城附近。

  于路和何阳拎着事先准备好的大塑料袋,先从大福源超市里里外外的垃圾桶内翻捡,半小时就捡到7个矿泉水瓶。刚开始他们还觉得很不好意思,后来越捡越多就不在乎了。最后,他们捡到饮料瓶14个,纸壳、泡沫箱3.3公斤,卖了3.9元。

  找工作234次,成功的只有38次

  活动结束后,经老师统计,19个小组共找工作234次,成功了38次,共挣得107.6元钱。同学们的共同感受是挣钱太不容易!

  据此次活动负责人武国辉老师介绍,这项活动每年都在“六一”前开展,每一个入校的初一学生都要参与,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三年。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