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3日电 73岁的李殿元老人把自己获得的一枚奖章珍藏了50年,同时珍藏的还有一个证书、一张请柬和一张发黄的报纸。这枚奖章见证了哈尔滨市1957年的那次大抗洪,李老就是因抗洪表现突出而获得表彰的。
据李老介绍,1957年哈尔滨发生大洪水时,22岁的他正在哈医大读大二。在学校的组织下,他们全班60名同学都来到道里区九站公园附近的堤坝上。全体参战同学两班倒,往堤坝上扛沙包,中午就在大堤上吃学校送来的包子,晚上返回学校休息。抗洪胜利后,市里对在抗洪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李老的这枚奖章不大,红地黄字,正面的文字也不多,有“哈尔滨”和“抗洪模范”及“120.30”的字样(1957年,松花江最高水位达到120.30米,是当时哈市水文记录的最高水位)。李老同时收藏的还有防汛模范奖章证、哈市各界人民庆祝战胜洪水胜利大会请柬,以及一张1957年9月22日的《哈尔滨日报》。在这张已经发黄的报纸上,记者看到上面用4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获得表彰的125个单位和9929位先进个人的名字,李老特意在自己的名字下画了一道红线。
李老说,这枚奖章可能不是很值钱,但却见证了哈尔滨市民英勇顽强的抗洪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同时也证明了自己在抗洪斗争中做出过贡献,因此他会好好地珍藏。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