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1977年至1978年 择优选才知识改变命运
2007-06-19 14:05:44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丁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9日电 1977年,中断了11年的国家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值此高考恢复30年之际,我们回望这30年四个阶段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感受到高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更感受到高考是人生的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这张30年前的准考证,由哈市第164中学高级教师李哲铭(现已退休)精心珍藏。李哲铭1949年1月出生,参加高考时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说:“这张准考证记录了我的人生,饱含着我的酸甜苦辣,也圆了我多年想当教师的梦想。”

  1977年高考6540人脱颖而出

  我省招考办第一任老主任话高考

  回望1977年,关闭了11年之久的高考大门豁然敞开,全国570万有志青年纷拥而来,踏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因此,那场高考被称作一个国家和时代的转折点。那么,我省当年的情况如何?本报记者采访了我省招考办第一任主任隋迎鑫,再现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20万人拥挤高考“独木桥”

  谈到1977年的高考,很多亲身经历过的人都难以忘记,那是我省历年高考规模最大的一次考试。隋老回忆说,由于1977年是11年以来第一次实行了“自愿报名”的招生办法,当时渴望进入大学读书的有志青年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纷纷奔走相告,查找资料,投入紧张的复习备考。

  当年报考人数之多在我省是空前的,而在当时很难预计我省实际报考人数的情况下,经省委党委讨论,决定当年我省的高考按照初选和统考相结合分两次进行。据统计,1977年高考全省报考高校的人数达到19.5万人,单报音体美专业的达1.67万人。20余万人参加高考,这对于当时只有15名工作人员的我省招生办来说,巨大的压力和工作量可想而知。

  隋老说,当时高考的初选考点设在公社,初试的考试科目不分文理,一律考政治、语文和数学三科,初选后筛选出6.2万多人参加统考。

  一切准备就绪,在当年的12月24日至26日三天,我省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冬季高考。当时的统考分为文、理两类,文科考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科考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全省共设县级以上考点252个,考场2497个,每个考场中的30名考生都是单人单座,共抽调了7000多名主考人员、监考人员组织考试,1600多名教师参加评卷。

  隋老说,统考在冬季举行,考生人数又过多,困难重重,这让很多为高考忙碌的人都捏了一把汗。但是,当时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这次高考,各部门积极支持,社会各界全力援助,为考生提供住宿,特批食品,保证供暖供电供水,医疗人员时刻待命……

  孩子出生三天妈妈进考场

  回忆起当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隋老深有感触:“因为这是11年来第一次恢复考试,有很多渴望进入大学学习又符合报考条件的大龄考生特别踊跃,他们其中有很多是从农场、工厂、兵团来的,更有已经怀上孩子的孕妇和刚刚生下孩子的产妇。”

  隋老回忆说,在当年的高考中,有一名刚刚生下孩子三天便走入考场的女考生,她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名女考生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而且人也特别上进,得知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后,她在怀孕期间克服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和困难坚持刻苦复习,并在产后的第三天参加了高考。当时,女考生的特殊经历令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为之感动,也正是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女考生最终圆了大学梦,考取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隋老说,在那个年代,学生们的学习劲头是很让人感动的,他们有的白天干农活或者进工厂工作,但几乎天天学习到第二天凌晨;有的则一边照顾着一家老小,一边挤时间刻苦读书。

  评卷点算盘声此起彼伏

  隋老回忆说,当时给试卷核分的条件比较艰苦,因为那时还没有计算器、计算机,因此核分计算的工作量相当大。那时候,在位于双城封闭管理的核分现场,场面最为壮观的就是三个人组成的核分记分小组。一位工作人员现场用算盘对考卷进行核分,一位当场登分,一位负责监督;在核分现场,打算盘的声音此起彼伏。

  当时没有先进的计算工具,所以人为误差比较容易出现,但是工作人员明白每一分的成绩对于这些苦等高考到来的考生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们总是不耐其烦地反复核正、多人过筛,不放过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

  在高校录取的那段日子里,是令当时所有参与录取工作的老师至今难以忘记的一段日子。在1978年1月下旬至2月末,工作人员几乎都是7点钟起床,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1点钟左右。隋老回忆说,当时几万名考生的报考志愿和个人档案都被装在牛皮纸制的档案袋中,这使得录取过程的工作非常繁重。

  档案室是录取现场最重要的地方,所有的档案都被工作人员一份份地严格按照文理类、考生志愿和考生分数等内容分门别类地摆在木制架的每一个格子中,实行“段段清”政策,即每10分划为一个段。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录取工作非常顺利,最终有6540名考生脱颖而出,作为近20万名考生中名副其实的佼佼者,光荣地成为我省恢复高考以来考取的第一批大学生。

  大事记

  2007年是恢复高考制度的第30年。1977年至2006年我省累计报名参加本专科高考考生410多万人,总计录取了本专科生150多万人。

  1977年8月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科教座谈会,研究恢复高考制度有关问题,教育部根据科教座谈会精神,先后两次召开招生座谈会,确定了1977年的高考方案。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发[1977]112号文件《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

  1977年我省成立了高校招生办公室。1977年后各市、县依据省招委会人员组成情况和省招考办机构、编制情况,相继成立了招委会和招生考试办公室。

  1977年10月,我省召开全省招生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1977年高考工作。当年高考中,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实行“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招生办法。根据考生政治情况、考试分数、身体状况,参考本人志愿,按分数段顺序,统一进行择优录取。

  1977年11月12日高考报名结束,我省报考高校的有195000人,报考中专技校的295600人,报考中师的8000人,单报音体美专业的16700人,总计515500人。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