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0日电 许军是全国惟一能做“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的人,还是我省惟一能做“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人,全国能做这种手术的也不超过5人。“如果没参加高考,没上大学,我现在也许还在农村砖厂烧砖。”许军说。
1977年参加高考的许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青。许军也不例外。高中毕业后,不满20岁的许军到密山县公社的一个砖厂当了工人,每天做的就是挖土、挑土、烧砖。
许军说,对于未来,他没有什么计划,在他看来,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行。许军并没有觉得当烧砖工人就委屈了自己,他相信,无论做什么,只要认真做都能做好。
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许军还没有很清楚地意识到高考对他意味着什么,只知道高考不再像以往那样采取推荐的方式了,人人都可以参加高考、都有机会上大学。
许军和弟弟同一年参加高考。“成天摸砖的手拿起书本,有种不知从何下手的陌生感。”虽然基础薄弱,但他没有放弃。他借来复习资料,白天烧砖的时候挤时间看书,晚上回到家更是连饭都顾不上吃就拿起复习资料,挑灯夜读。由于弟弟是应届考生,基础好,许军就把不懂的问题一一画下来,虚心向弟弟请教。“那个时候学习真的是一件很艰苦的事,但始终有种信念支撑着我,一定要考大学,改变现在的生活。”
考完后,许军报考了哈尔滨医科大学,他的弟弟报考了北京邮电大学。两个多月后,弟弟的录取通知来了,而许军的录取通知书直到1978年的春节还迟迟没有消息。“我以为没戏了,大年除夕,我哪儿也没去,就在家看书复习,准备再考一次。”而就在春节的年味儿还未散尽的时候,许军的录取通知书到了。这个“意外”令许军又惊又喜,“其实,那个时候身处农村,并不知道高考录取是先录取省外重点大学,再录取省内的,我还以为是没考上呢。”
就这样,经历了一番波折后,21岁的许军踏入了大学的校门。许军选择的是哈医大的医疗系。在求学期间,许军大开眼界,脑子里早就没有了烧砖的记忆,而是装满了腹腔、十二指肠等一个个医疗术语。也许天生就是当医生的料,许军在医学知识的海洋里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种养分,这也为他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也许是高考的坎坷经历让许军深刻体会到,只有敢于追求,才有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的体会。
2005年年初,已经功成名就、工作条件优越的许军做出一个别人也许不太理解的决定:从哈医大一院来到新组建的哈医大四院。在来这里之前,他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医院普外科的状况只能用“惨淡”来形容。“普外科一共就有两个病房,一个病房住了一个患者,另一个病房了住了两个患者,护士闲得不是打扑克就是织毛衣。”习惯了哈医大一院门庭若市,许军并没有不适应,用他的话来说,“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改变普外科”。
如今,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哈医大四院的普外科从空床到加床,住院患者数量翻了几十番。
从烧砖工到医学界的专家,许军完成了自己人生一个质的飞跃,但许军的人生追求还在继续,他正在不断地超越自己。他说:“无论做什么,我都争取做到最好,现在距离这个标准我还有差距,还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