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5日电 题:责任与勇气的答卷
今天,我们关注哈尔滨。
这座振兴中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在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上率先进行了锐意的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我们不仅为由此而带来的显著变化所叹服,更为哈尔滨市科技局的责任意识和改革勇气所鼓舞。从今天开始,本报和《哈尔滨日报》同步推出由两报记者联合采写的系列报道,记述哈尔滨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之路。
建设创新型城市,科技是重要的支撑。推动一座城市的科技进步与发展,科技管理部门责无旁贷。这份责任是党和政府的重托,是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光荣使命。履行这份责任,不是仅停留在良好的愿望上,而是要体现在有为有效的行动中。哈尔滨市科技局正是在这种责任感的驱使下,才拥有了开拓进取意志,勇于创新的气魄。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意味着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这其中,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清除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的弊端,如何让积蓄的创新能量激情释放。哈尔滨市科技局通过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科学,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企业的创新欲望更加强烈,有限的科技投入发挥了最大效益。他们的成功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某种层面上,体制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意味着政府职能部门自己要给自己动手术,“疼痛难忍”可想而知。传统的管理体制下,多年的习惯难以改变,利益的牵连难以割舍,权力的格局难以突破。面对重重矛盾,哈尔滨市科技局选择了“长痛不如短痛”,以非凡的胆量和智慧,顺利地分解了凝固的权力和利益,引进了竞争和跟踪考核机制,逐步建立了一套职责分明、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崭新体制。他们的经验颇值得借鉴。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意味着政府职能要有根本转变,科技部门要从“项目科委”中解脱出来。传统的管理体制下,政府部门永远是“甲方”,坐在办公室里研究项目,平衡经费。哈尔滨科技局则明确提出做“乙方”,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扎到企业里,走进院所中,倾听科技企业家、科研工作者的建议和呼声,悉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找寻新的增长点。过去绕着走,现在盼着来,企业态度的鲜明转变是对改革创新的最好褒奖。
都说管理创新难、体制改革难。哈尔滨的实践说明,只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只要我们心底无私,责任在胸,勇气十足,扎实推进,再难的课题也会交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