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片说明】没有大医院的旺盛人气,叫好不叫座的"惠民医院"在冷清与尴尬中苦苦求生. |
||
|
||
|
||
【图片说明】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惠民医院"的出现为众多平民百姓解决了求医难看病贵的难题. |
东北网6月25日电 看病难,看病贵,是每一个曾走进过医院就医的市民的共同感受,尤其对于低收入群体和外来务工者,上医院看病已经成为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小病忍,大病拖”,是许多市民经历过的无奈选择。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出现一家医院愿意让利于民,在保证相同医疗效果的前提下,就诊不用挂号,看病费用还可以比同等医院便宜40%,这样的医院会不会受到患者热烈的追捧?事实上,省第二医院南岗分院已经这样实践过了。这家医院有勇气承担起让低收入市民看得起病的社会责任,有靠低价位吸引患者、提升医院人气和名气的目标,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却因每天亏损1万余元的残酷事实,绊住了前进的脚步。那块在去年3月挂上的曾让这家医院医护人员自豪、让附近居民欣喜的“惠民医院”的刀匾,于不久前被迫摘掉了。目前,这所惠民医院仍在为生存苦苦挣扎,其短暂的生存体验,值得政府相关部门、医疗单位乃至社会各界的反思。
降生 平民医院定位城市低收入人群
位于南岗区燎原街50号的省二院南岗分院,与全省患者趋之若鹜的哈医大一院相距不远。它成立于2005年11月,与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哈医大一院相比,无异于新生儿。若想在其眼皮子底下生存和发展,只能靠不同的患者取向。而医院的领导班子又本着社会责任感,有意于建一所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平民医院。因而,医院筹建之初便立足于面向退休老年人、打工者等低收入人群,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因其明确的目标患者定位,符合省医疗卫生部门为普通群众提供质优价廉医疗服务的宗旨,在成立近四个月后,被省卫生厅指定为黑龙江省唯一的惠民医院。去年3月1日,在其前楼一侧挂上了写着“惠民医院”醒目字样的牌子。
惠民医院之“惠”体现于:在物价部门规定的三级丙等医院收费的基础上免除挂号费,CT和病床费下调40%,其他检查项目包括药费优惠5%。虽然看病的价格优惠,但其软、硬件设施与同类别医院相比却丝毫不差。这家医院有两栋楼,前楼4层、后楼7层,使用面积近万平方米。有20余个临床科室,医生近百人,其中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15人,总院的主任医师常来出诊,仪器设备也是全新配备。在化验室、X光室,都摆放着斥巨资引进的生化仪、数字化胃肠透视机等先进的仪器设备。据省二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医疗设备的引入、医院硬件环境的装修、医护人员的培训等费用投入总计达2000余万元。
“惠民医院”四字牌匾渐渐对附近居民产生了吸引力。一些本打算到其他知名医院就医的居民,受着这块牌匾吸引首次走进了这家医院。据医院医生介绍,因这是家新落成的医院,知道的人极少,每天接待的患者只有几十名,自实行惠民政策后,患者增加了约30%,每天门诊接待的患者数量达到了百人以上。
施惠 附近居民得实惠成了“回头客”
走进省二院南岗分院的周边居民区,曾在“惠民医院”时期到该医院就诊过的居民对其评价相当的高。“治病的费用只有平常医院的一半,惠民医院真是让我们老百姓看得起病的医院!”曾在这里住院治疗过的朱先生自动为该院做起了广告。他说,他是一名低保户,平时只要能扛过去的病,从来没想过到医院看,因为怕付不起高额的医药费。可今年初,突发急性心肌梗塞,情况危急,突然想到了“惠民医院”这四个字,就决定到这里医治试试。没想到,院方马上为他办理了惠民手续。按照规定,他的诊费、CT费、住院费等享受到了40%以上的优惠。此次就医本应花费1.6万余元,在惠民医院只花了1万元左右。
一些附近居民成了这家医院的常客,患者路女士介绍,以前感冒发烧自己就到药店凭着售货员介绍买药吃,因为要到大医院看病,不但挂号就得几元钱,医生处方给开的还都是高价药,常常看一个感冒就得花几十元至上百元。而惠民医院不用挂号,医生也不给开高价药,平时的小病、常见病到这里通过医生指点,开个几元钱的药对症下药,几天就好了。所以周围居民都知道,有病就到惠民医院看。该院的医生也介绍,到这里看病的多是周围居民,而且都是“回头客”。
夭折 患者稀少
原认为实行惠民政策后,可以吸引更多市民就诊,凭借薄利多销的运营方式实现收支平衡。而在实践中却发现,患者数量比当初预计的少得多
口口相传的传播范围和力度毕竟有限。从未在任何媒体、通过任何载体做过广告的惠民医院,虽然凭借着低廉的医疗费用、不滥用药的良好医德医风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和义务宣传,但短期内收效并不显著。记者每次走进这家医院,都看到宽敞明亮的阳光大厅内候诊市民寥寥无几。3个接待挂号的窗口前也从未有过排队挂号的情景出现。一些在医院就诊的患者也感慨:“好多人都不知道这家医院。”该院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一直都仅限于附近居民,住院处床位使用率一直只有30%左右。这家综合性医院每天门诊接待的患者有百余人,而在哈医大一院等知名医院,仅一个科室半天的接诊人数就不止这个数字。
实际上,在惠民医院筹建之初,省二院的领导班子曾经过多次讨论,最后认为在实行惠民政策后,可以吸引更多市民来此就诊,虽然对患者收取的费用上让掉了大部分利润,但凭借薄利多销的运营方式,医院应该可以实现收支平衡,甚至略有盈余。而在实践中却发现,患者数量比当初预计的少得多。“每个月仅仅是医院的各种仪器正常运转就要六七十万元,而医院的月毛收入仅为四五十万元。”医院负责人介绍,加上设备维护、医护人员开支等项费用每月加在一起,要亏损30万元左右,等于每天亏损1万元。为了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省二院每月都要将总院的盈利全部用于补贴分院的亏损。但长久的“输血”,省二院也不堪重负。因而,惠民政策实行一年后,实在撑不下去了。不得已,医院只好摘下“惠民”的牌子。
知名度低 医院需要通过长期的良好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德医风来赢得患者的口碑和认同,聚积人气,而惠民医院没有熬过这个艰难的成长过程
“惠民医院”的诞生至夭折的过程中可看出其先天不足。一位医生介绍,患者选择医院,首先考虑的是治疗效果,医院需要通过长期的良好的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德医风来赢得患者的口碑和认同,聚积人气。因而,医院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过程。如果将一所市内知名的、老牌的医院办成惠民医院,哪怕只在知名医院中开设一个惠民诊室,不但不会有患者稀少之忧,甚至可能出现“爆棚”现象。而哈尔滨这家惠民医院却恰恰是一所新建成的医院,在市民中知名度几乎为零。遭遇患者稀少的困境,与是否是惠民医院无关,这是所有的新建成的医院在成长中遇到的共同难题。
如果想让市民在短期内了解一家新兴医院,甚至只是知道这所医院的名字,就需要大量的宣传。目前,哈尔滨陆续开设了几家民营医院,这些医院的经营策略都是在媒体上大量做广告进行宣传。而此举的背后,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有的民办医院的主办方甚至可以允许医院在创办初期每月亏损100万元,一两年后创出了知名度、积聚了人气再考虑盈利的事。而省二院南岗分院属公立医院,因为有限的财力都投入到医院建设和设备引进上,没有多余的钱去打广告做宣传,因而,只能在一点一滴的医疗服务中慢慢积聚知名度,而惠民医院没有熬过这个艰难的成长过程。可以说,惠民医院诞生之初就带有缺少知名度这项先天不足。
资金短缺 作为差额拨款单位,政府对其投入不到10%,没有专项的资金支持,对于一家新起步的医院,惠民政策的执行无异于雪上加霜
成立之初,便受资金短缺之困,无法广泛宣传吸引患者。在经营过程中,资金短缺更成了惠民医院前进的最大路障。采访中,一些患者提出,目前百姓都觉得看病贵,除了药费贵,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觉得用各种仪器做检查的费用太高,比如在一些三级甲等医院做一次只用两分钟的CT,检查费就达200元。我们的惠民医院虽然执行了惠民政策,但毕竟还收取一部分费用,如果医院把优惠的程度降低一些,收取检查的成本,而把一部分利润减掉,让给患者,是否既可以实现“惠民”的目标,又可以维持医院不亏损?省二院南岗分院一位医生介绍,如果对于一家已有一定的资金积累、患者众多的老牌医院或许可以做到这点。但对于这家新兴的医院来说,考虑到设备的成本回收、维护,医护人员的开支、培训等等,很难分清每项费用中哪些是成本哪些是利润。加之患者稀少,在运行中连维持医院正常运行的底限都没有达到。
据一些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各城市都办了一些惠民医院,但成功的很少。在一些大城市办得相对成功的惠民医院或是有地方财政支持,或是有企业赞助,或是有慈善机构支持。而据省二院南岗分院负责人介绍,该医院与其他医院一样,是差额拨款单位,政府对其投入不到10%,没有专项的资金支持,依靠自立更生,对于一家新起步的医院,惠民政策的执行无异于雪上加霜,因而支撑了不足一年便摘牌了。
缺少支持 惠民医院是政府出资、医院让利、部门联动的结果,一家惠民医院的良好运转需要财政、民政、社保、物价、新闻媒体等部门的共同支持
“惠民医院需要全社会的扶持和系统的配套政策。”黑龙江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说,去年将省二院南岗分院定为惠民医院的决定出台后,他们马上向省编委办打了报告,但至今没有得到相关批复。他认为,惠民医院是政府出资、医院让利、部门联动的结果,一家惠民医院的良好运转需要财政、民政、社保、物价、新闻媒体等部门的共同支持,但这些却不是卫生系统职权范围内就能协调解决的。
省二院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对惠民医院该享受哪些政策、对哪些人群提供优惠和优惠的程度等并没有相关政策,医院在运行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而在惠民医院的实践中并没有享受到社会和政策力量的支持,惠民的责任和账单也只是本医院在独自承受。
哈尔滨市有业内人士认为,卫生部呼吁地方政府对惠民医院提供稳定的经济支撑,如果地方政府能够拨出专项资金,惠民医院的资金困难可迎刃而解。但地方政府也可能有资金困难,建议中央财政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经济发达地区,以市场投入为主能够维持医院运行,但对欠发达地区,可以以省或以中央直接投入为主,这样才能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就医的问题。同时,他也认为,惠民医院的设立应在有资金支撑和明确的未来发展思路的基础上,不宜草率设立。而且最好选择一些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医院,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实现让大多数群众受益的初衷。
星火 全面惠民变为部分惠民
虽然“惠民医院”的牌子摘下来了,所有的检查费用又调回到了与总院相同的标准上,但南岗分院的领导研究决定,“惠民”的初衷一定要坚持下去。怎样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让真正需要的人得到实惠,医院经过集思广益,决定推出“惠民卡”。医护人员、二线工作人员成立了推广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到附近社区和街道办向持有低保证明的百姓发放就医优惠卡,医院内也设立了惠民卡登记和办理站,只要持有低保证明的患者就可以得到一张减免40%医疗费用的小卡片。但因人力有限,目前哈尔滨市只有3个社区的市民拿到了惠民卡。虽然由全面惠民变为部分惠民,医院的收入有所增加,但仍然因为缺少患者而入不敷出。
谈到今后的发展,该院的李院长直言不讳,医院不应当是一个以赢利为目的企业,成立惠民医院的初衷是在惠及百姓的基础上,实现医院的自力更生,这个宗旨到任何时候都不会变。下一步,“惠民卡”的发放范围还要扩大到五保户、孤寡老人和周边区县的困难群众。他希望,“惠民”不再只是一家之责,而是能得到全社会的共同扶持,尤其在财政上给予足够的支持,让困难群体真正享受到足够的医疗服务。
一些市民认为,花高价去大医院看病是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如果惠民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就医环境能够达到群众满意,他们当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惠民医院。业内人士建议,目前百姓对医疗市场的高收费颇有微词,这也正是惠民医院的契机。在实行惠民药价、惠民收费后,会吸引很多低收入人群前来就诊,微利经营能够实现患者与医院“共存、双赢”的良性局面。但惠民医院前期,仍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来提高医疗水平和就医环境,另外媒体的宣传也是医院拓展生存空间的必要条件之一。
惠民医院六个特点
从实际情况出发,卫生部在各地选择一些综合性的医院,作为转换运行机制的试点,并且突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优惠照顾政策,设立惠民、济困医院和病房,并逐步地总结经验,推广开展。
卫生部倡导的惠民济困医院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必须是政府办的医院,而且对医院实行全额预算管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收支两条线。
2.面向普通人群,对一些特殊困难的群体应该实施费用减免的政策。
3.这类医疗机构主要采取适宜的医疗技术,采购同质低价药品,医院在药品销售过程中原则上不加成。
4.以治疗常见病、慢性病为主。
5.严格执行国家的政府定价。
6.保证医疗的质量和安全。
新闻链接
●今年,成都市的6家医院挂上“惠民医院”的牌匾。规定农民工和城镇低保人员到这6家二级甲等医院住院就医可以获得补贴和医疗救助,还包括农民工住院不需支付580元的“门槛费”等优惠政策。6家惠民医院运行资金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捐助、单位自筹为辅。
●湖北省今年在全省所有地市开设惠民医院,主要由政府设立专款,负担医院日常运转经费。医院制订惠民措施,减免优惠对象的医疗服务费用。具体的优惠政策是:免收门诊挂号费、诊疗费、注射费,住院诊疗费、护理费、陪伴费,空调费等;对门诊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住院床位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放射、心电图、B超、化验检查费等11项费用减半收费。
●成立于前年的北京首家惠民医院———上地医院是政府举办的公有非营利医院,有人称它为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该医院采取政府拨款、收入上交、慈善组织补偿等运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