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沿着天路播撒希望——记东北农业大学崔国文教授科技援藏之行
2007-07-02 09:23:2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丽云 徐光胜 彭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日电 崔国文,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草业科学系教授,省科技厅科技援藏项目“种草养畜与青贮饲料技术推广”负责人。

  2005年,崔国文教授第一次从哈尔滨奔赴西藏日喀则。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先后5次往返于这条神奇的天路。

  播下希望的种子

  2005年7月,崔国文第一次走进西藏。一下飞机,高原反应就来了,一连几天,头痛,嘴唇发紫,失眠,反应迟钝,吃饭味同嚼蜡。

  他克服身体不适进行调研,发现日喀则地区畜牧业占95%%以上,是最适合的实验点。江当乡是日喀则出了名的干旱乡。这里草场长期超载,植被退化程度惊人。这里很穷,人们穿的藏袍是自家牦牛毛织的,冬夏一身。“西藏的生态不能再这样恶化下去,当地人,也不能再这样穷下去。”崔国文将实验基地定在日喀则地区农科所和江当乡。

  2006年5月,日喀则的春天来了。崔国文将我省的大农业优势技术与西藏的实际相结合,引进了黑小麦、紫花苜蓿等24个牧草品种。他带领课题组种植了40亩分别从俄罗斯和青海引进的燕麦草品种,连同其它种子,100亩的实验田在江当乡陆续播种。

  省科技厅组织项目主持单位与江当乡政府签订了保障种草农户利益的“协议书”,规定项目主持单位根据农户实际种植面积提供每亩200元的示范田补偿费。常年种青稞、靠天然放牧的牧民不会种草,崔教授就手把手教他们松土、撒草籽、浇水等。为距实验基地近,技术指导方便,崔教授就住在乡里。早晚温差大,屋里没暖气,晚上看资料时得将被子全裹在身上,只露出脑袋。

  荒凉中长出一片新绿

  两个月后,这100亩实验田长成了一大片绿油油的牧草地,牧民欢心雀跃。

  7月的西藏,阳光清彻、犀利,牧草田里,崔教授的脸上感觉火辣辣的,手一抹,生疼;再一看,手上有一块儿皮。藏民拿来酥油给他抹上,可依旧疼。没几天,脸上就掉了一层皮。等回到哈尔滨,又掉了一层皮,昔日的“白面书生”变成了“红脸关公”。

  9月是最关键的收获期,收割后统计出各种牧草的数据,就可以选出在西藏最具适应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的优良草种。不料,崔国文从学校赶回来时江当乡农科所的实验田被放牧了。幸好他提前加了双保险,在加玛卡村另种了一部分实验田作为备份。收割、统计、分析,得出24个牧草品种对比试验结果:适合当地种植的有燕麦草、箭舍豌豆、饲草型小黑麦等6个一年生牧草品种,多年生牧草品种1个。崔国文将燕麦草和箭舍豌豆混播,不但提高了牧草产量,还大大提高了牧草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在遇到当地罕见干旱的情况下,燕麦草的干草产量达到了平均亩产800公斤以上。西藏的饲草第一次打成了捆。

  2007年5月,日喀则的春天又来了。根据2006年的实验,课题组最终确定,大面积推广种植燕麦草、箭舍豌豆和紫花苜蓿。实验播种面积扩展到300亩,虽然补贴减为每两亩300元,牧民们却主动找他要种子。

  崔国文的额外收获

  “崔教授从5000公里远的地方来帮我们,我们非常感谢,代表全村人送这些藏鸡蛋。”这是去年“五一”崔国文回家时加玛卡村村长送给他一筐藏鸡蛋时说的话。藏鸡蛋是藏民送人的最好礼物,这26个鸡蛋是全村人凑齐的。崔国文没舍得吃,孵化成小鸡,作为一个品种交给东北农大的一个老师照看。

  有些收获是带不回来的。2006年牧草收割结束后,当地村民自发为崔国文做了一顿“大餐”———他们过年才吃的用牦牛肉包成的“藏饺”。“藏民的笑是最真诚,最纯朴的,无法用语言表达。”说这话时,崔国文一直不停的喝水。从西藏回来后,他的嗓子是哑的,一直没好。

  6月25日,崔国文还要去西藏,这回他要在科技部全国科技援藏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崔国文准备今年向西藏运输一台4吨重的饲草加工打捆机,以便把丰收的饲草经过打捆机加工后保存、运输。他说,下一步,要扩大牧草种植面积,实现干草生产产业化,使日喀则市成为西藏重要的牧草生产加工基地。

  科技援藏,黑龙江送去的不仅有资金、有专家实地指导,更有希望的种子,沿着神奇的天路一路播撒。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