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三大问题构成“天桥病” 市民为治理天桥混乱提建议
2007-07-05 15:03:49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赵婧一 黄青柏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5日电 记者来到位于哈市香坊区和兴路上东北林业大学门前的过街天桥。此时,该天桥上已有十几个商贩摆摊儿,大约4米宽的桥面被商贩占去了近半,过往的行人因为担心踩到地上摆放的小商品,都纷纷绕开地摊儿贴着桥的一侧走。记者注意到,商贩们一般选择塑料扇子、亚麻鞋垫、拖鞋,还有梳子、小镜、手机套等一些应季的小商品贩卖,个别行人蹲在摊位前挑选商品。

  南岗区和兴路上哈师范大学门前过街天桥和学府路服装城门前的过街天桥上,也都存在商贩摆摊儿的现象。尤以服装城门前的过街天桥为甚,商贩一个挨着一个,贯穿了整个天桥。由于经过的人流量大,经过天桥特别困难。一商贩告诉记者,他们选择在天桥上摆摊,主要是看重天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经过的人多,而且便于把摊点随时收起来、转移,而附近的学校学生则成为购买的主力。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天桥上流浪人员乞讨现象普遍存在。一位路过的行人说,每次经过天桥,都被守候在天桥两侧的乞讨人员“伸手”讨要,如果不给看着确实可怜,左右为难,心理很不舒服。

  广告牌遮挡不安全

  过街天桥地理位置优越,非常抢眼,是十分有利的广告宣传阵地。如今,哈尔滨市的过街天桥也大都被各种形式的广告宣传充分地利用了起来。在南岗区和兴路与林兴路交叉口处的天桥上,巨型广告牌被固定在天桥两侧的扶手上,广告牌的高度大约是天桥扶手距桥面高度的两倍。一位在此经过的女士说,天桥两侧悬挂的广告牌将天桥挡得严严实实的,有人以广告牌为遮挡随地便溺,污染环境。夜间,一个人根本不敢在天桥上走,就是白天也尽可能不走天桥,因为没有安全感。记者注意到,广告牌从外面看起来还算规整,而在天桥里面部分的白铁皮、钢骨架则非常乱,容易刮到行人。

  市政协委员唐飚认为,城市过街天桥本是方便行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但哈市的过街天桥大多脏乱差,广告牌林立,不仅影响城市面貌,还威胁市民出行的安全。希望有关部门能规范天桥两侧广告牌,保持桥面整洁,让过街天桥恢复通透。

  他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取消天桥上的广告牌,恢复过街天桥的通透性,不仅可以保证市容市貌,还能保证市民的出行安全。

  设施损坏隐患多多

  记者在南岗区学府路上的服装城过街天桥等处看到,通往天桥的台阶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台阶地砖缺失,有的地砖松动,还有的碎裂,过往行人在下台阶时大都小心翼翼,但还是有人不小心被破损的台阶给绊着。一个女大学生告诉记者,因为台阶上有的地方地砖缺失,她走天桥时曾经把脚崴伤。天桥上的不锈钢栏杆很多地方已经弯曲、变形、松动、破损,一位行人说,天桥刚建好时特别漂亮,现在变成这个样子,非常痛心,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采取措施,做好保护工作。南岗区和兴路与林兴路交叉口处的天桥上也存在部分地砖松动、碎裂的现象。记者还注意到,天桥上的小广告随处可见。其中在香坊区和兴路省森工总医院门前的天桥两侧,扶手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白色的小广告,可以看出一些地方曾经被清理过,扶手上留下了黑色的胶印。天桥两侧的玻璃挡板几乎每一块都被喷涂上了办证小广告的电话。几名正在清理贴在扶手上小广告的清洁工人告诉记者,这些小广告特别难清理,需要用专业的工具一点点地往下抠,可是每次清理后不久,就又有人粘贴小广告,她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得请理一次。

  市民呼吁治理天桥

  针对哈尔滨市天桥的现状,记者采访了一些市民。

  某大学的一位教师说,政府花钱建天桥,方便了市民,大家都是受益者,保护天桥环境应该是每个人的责任,发现损害天桥的行为都应该站出来制止。

  个体业者刘先生建议,建设成果来之不易,可是管理工作却相对滞后,希望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必要时借鉴北京等地的做法,对部分混乱的天桥设置派专人看守、清理。

  很多人认为,天桥是城市形象的体现,文明的标志,而不应该成为商业广告的泛滥地,他们希望看到通透的、没有牌匾遮拦的天桥。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