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增强科学发展的坚定性——访全国政协委员王瑞璞
2007-07-12 10:09:2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彭溢 王敏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2日电 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导王瑞璞,来我省作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辅导讲座,省民政厅和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机关干部和编采人员听取了讲座。王瑞璞教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王瑞璞认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提出,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伟大的思想升华。我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演进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提出要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可以说,当前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强音就是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

  王瑞璞说,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内涵,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要客观估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必须看全面、看大局、看趋势,既要看到成就,又要看到矛盾和问题。具体地说,第一,要看发展。第二,要看改革。第三,要看开放。第四,要看生活水平提高。只有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们才能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科学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王瑞璞说,和谐的关键是人的和谐,人的关系的和谐。马克思将人定义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最基本的要做到少有所学、老有所养、壮有所为、病有所医。简言之,一切社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幸福、健康长寿。王瑞璞说,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关键是发展好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说到底是强制教育,是免费教育,是无差别教育。受教育是公民平等的权利,不应因为城乡差别、贫富差别而有差别,所以教育体制改革任重道远,它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将就业发展战略摆在突出的位置。“贫穷出盗贼,无事则生非”,因此就业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再次是养老问题。胡锦涛总书记讲要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病有所医,就是要广泛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王瑞璞教授多次到哈尔滨、牡丹江、大庆和齐齐哈尔等地授课、调研。他认为黑龙江未来发展后劲很足,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黑龙江在石油、木材、煤炭等资源方面曾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中央提出一系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针政策,黑龙江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