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3日电(记者 印蕾) 记者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我省近日制定了《黑龙江省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方案》,今后将对零就业家庭实行动态管理,出现一户解决一户;计划在今年年底,使城镇零就业家庭中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成员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消除现有零就业家庭,达到动态为零的目标。
根据《方案》,我省各市地将首先对零就业家庭开展调查摸底和认定工作,重点了解掌握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基本情况和经援助实现就业者的就业稳定情况。然后由各地组织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和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四送一落实”活动,把援助内容落实到人头。零就业家庭成员将根据不同情况享受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帮扶。劳动部门将为有创业要求和创业能力者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实现其创业就业;没有一技之长者,将结合其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对其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对要求创业而缺少资金者,将为其提供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鼓励其自主创业。
同时,我省各市地还将加大开发就业岗位力度,特别是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在继续做好社区保洁、保绿、保安等岗位开发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开发社区便民服务网点等就业容量大的岗位,深度挖掘岗位渠道,尽快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同时,由政府投资开发和购买的公益性岗位及机关事业单位中属财政拨款的工勤岗位,还将优先安置录用零就业家庭成员(不限于“4050”人员)。
据介绍,为尽快实现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我省还将在各地建立帮扶组织机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将定期入户调查,了解掌握辖区内居民就业状况,及时发现新生零就业家庭。各市地、县(市、区)、街道、社区还将层层制定零就业家庭援助预案,对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限时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