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发展创业教育构筑哈尔滨市“适宜创业”能力平台
2007-07-16 16:25:00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黑龙江大学 田志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6日电 今天出版的《哈尔滨日报》刊发署名文章《发展创业教育构筑哈尔滨市“适宜创业”能力平台》,全文如下:

  创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是营造“三个适宜”城市的题中应有之意。哈尔滨正处于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动力都可以归结为“人”。建设三个适宜城市的根本是“以人为本”,无论是对人才层次与内涵提升的强烈愿望,还是对百姓生计的深度关注,都内在的呼唤创业教育与培训的高速发展。从创业的类型看,无论是基于发现市场机会和成就动机“机会型创业”,还是出于生计目的的“生存型创业”,都需要创业教育与培训的有利支撑。

  从哈尔滨市自身的特点来看,有四类人群构成创业教育的主要潜在对象。第一类是在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下岗”人员,哈尔滨市属老工业基地,安置下岗人员就业压力巨大。第二类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涌入哈尔滨市的农村劳动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前两类人员的“生存型创业”将日益扩大,创业技能的缺失成为其主要障碍。第三类是随着高校扩招产生的大量毕业生。哈尔滨市属于高校相对密集的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无论是出于生存还是成就动机,选择创业的毕业生将会日益增多。但该群体普遍缺乏创业经验和技能。第四类是已经具备一定创业条件或基础的人群。例如,已经取得初步创业成功,想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小老板,创业成长知识的缺乏成为掣肘,再如,拥有某项技术专利的高科技人才,包括海归人才,苦于没有商业经验而不敢涉足创业。这四类人员的存在构成了哈尔滨市创业教育与培训的内在需求。

  构筑适宜创业城市,创业能力培养是一个重要的平台,我们应从以下的方面入手改善哈尔滨市的创业教育与培训支撑体系。

  第一,拓展创业教育实施广度,开展多层次的创业教育与培训。进一步扩大哈尔滨市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的数量和覆盖面。逐步开展中小学创业意识培养,将创业意识、创造力培养延伸到人格形成的早期阶段,逐渐研发和展开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培训和咨询服务,这些方面应有提前的规划,以保证哈尔滨市创业活动的可持续性。要加强各个教育培训领域的交流与互助,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一个全城市的创业教育网络,实现整体的教育力量和社会氛围。

  第二,变革创业教育理念。随着高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教育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学校不仅要培养“高深学问”,而且还要培养“高深技能”,尤其是创业技能,更为关注学生凭自主创业获得成功。创业教育根本上是一种创新教育,创造力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要把创造力的开发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哈尔滨市高校教学改革中,在教育理念上要有前瞻性,引导哈尔滨市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并将创业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评价体系中,激励更多教师投身创业教育。

  第三,改善创业教育的教学力量。在创业教育的课程开发上,应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实战性,同时注重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引导学员创造性的开辟未来。应通过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更为关键的是要着力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要专兼职动态发展,聘请优秀企业家参与座谈或讲座,加强在任教师与企业家的交流与协作。最后,构建与完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和相关配套服务。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