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4日电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民庆街大院居住了28年的贺建功老人,过去从来没在自己家的大院坐过一小时,自从上个月大院改造后,贺老汉将10几名老人组成的"戏班子"迁到了民庆街大院,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些老人唱京剧、下象棋的身影。在道里区像民庆街这样改造完成的大院达到100个,有7000户居民今年告别了"埋汰院",住进了大花园。
道里区是个老城区,在各个街道社区里老院、老房子比较多,有相当一部分是80年代前遗留下来的产物,楼房破,大院小,棚厦多,不见草,地上的污水靠蒸发,棚厦顶上的垃圾靠风乱,居民都管这些大院叫埋汰院。道里区今年将改造居民庭院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列入区政府今年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从年初开始组织建设部门着手规划,17个街道办事处在区行政执法局的配合下,拆除废弃大烟囱3个,煤拌鹏1650个。将群众要求强烈、基础设施条件差的民庆社区、正阳河社区、钢铁社区、安信社区等11个片区100个大杂院列入改造范围,通过市区联合投资的办法分批对着大院进行改造。
经过4个月的施工,道里区已建成精品庭院22个、景观庭院41个、达标庭院37个。目前,还有9个社区休闲公园建设工程进入验收中。改造后的居民庭院基本达到实用功能于贴近百姓需要相结合,环境改造与景观建设相结合,绿化彩化与生态布局相结合。记者在安信社区看到,大院地面用彩色荷兰砖铺设,庭院甬道采用仿生态木板修建,庭院景观突出立体设计,用大理石架起的小桥、用钢架建造的几何形的凉亭不仅实用也很有观赏性,在凉亭周围规划建造的花坛和草坪独具匠心,有的可以当休闲凳,居民散步走累了随时坐下来休息,有的远看就像大院里一道景观。道里区今年还首次在已改造的居民大院里安装了太阳能庭院灯,既解决了夜间庭院照明问题,又解决了没人交电费的问题。
据了解,道里区今年实施的百院工程,基本达到了一院一景观,一院一特色。过去居民大院里的煤拌棚、自行车棚、大烟囱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是凉亭、回廊、花坛和人造景观。截至7月20日,全区有7000多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