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GDP增幅高于全国水平
2007-07-26 09:40:5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赵政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6日电 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经济在连续多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较快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9%,增幅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连续5年同期保持在10%以上,是1992年实行季度GDP核算以来同期的最高增幅。这是记者从省政府25日召开的上半年全省宏观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CPI同比上涨3.5%

  今年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同期上涨3.5%,涨幅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6%,农村上涨3.5%。

  上半年,CPI涨幅呈逐月增长态势,突破调控目标(3%)0.5个百分点。尤其是5月、6月,涨幅分别高达4.8%和6.1%。主要原因是食品类价格带动了CPI上涨,食品价格上涨8%,拉动CPI上涨2.65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上涨7.2%、鲜蛋上涨36.6%、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4.8%、油脂上涨28.9%、鲜菜价格下降8.1%。

  其他类别商品价格,除娱乐体育文化用品价格及服务价格下降外,均不同程度上涨,居住上涨4.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1%、交通和通信上涨1.4%、衣着上涨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0.8%、烟酒及用品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1.7%。

  近两个月物价快速上涨,这会对我省造成什么影响呢?新闻发言人表示,上半年,CPI虽然突破了警戒线(3%),但仍在可承受范围内,总体上看涨价对我省利大于弊。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尤其是肉、禽、蛋及其制品价格大幅走高,这是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补偿和农副产品价格的合理回归,有利于农民增收。同时,由于我省产业结构多为上游企业,原字号的较多,涨价有利于企业增效。但一定程度上涨价会造成部分行业生产成本上升,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也对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因物价上涨,1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实际收入少了97元,人均消费支出多89元,其中91%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5%的最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剔除物价因素后实际收入下降1.4%,人均消费又多支出56元,其中因食品价格上涨多支出46元。

  地方工业利税97.3亿景气指数136.7点

  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速加快,实现增加值1041.5亿元,增长9.6%,增幅提高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735.2亿元,增长14%,增幅持平;第一产业增加值150.3亿元,增长3.7%,增幅下降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大,由26.8%提高到29.8%,提高3个百分点。同时,全省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微观企业景气度攀升,全省企业景气指数达136.7点,比上年同期上升6.02点,达到历史最高;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信心看涨,信心指数达134.4点,同比提高4.02点。

  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地方效益大幅提高。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1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增幅同比加快0.4个百分点,连续八年同期保持两位数增长。受大庆油田量减价降的影响,整体工业利润略有下降。地方工业经济效益高幅攀升,实现利税97.3亿元,增长42.9%;地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7.6,增加16.4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30.6%。

  对俄贸易大幅回升。上半年全省实现进出口总值6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其中对俄贸易实现进出口40.8亿元,增长56.8%。

  种植结构有所调整,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增加,而小麦和大豆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由于各类农作物均种在了丰产期,苗情近年来最好。总播种面积为17611.8万亩,比上年增长1.2%。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26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农村投资增速尤为明显。消费品市场活跃。全省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另外,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全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366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

  生猪出栏同比增长3%

  年初以来,全省畜牧业克服了市场收缩、成本上升、价格波动、疫情较重等不利因素,生产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肉、蛋等畜产品价格持续处在高位,养殖效益较好;畜禽存栏减少,出栏增加,总量稳定。上半年,生猪、肉牛出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和1.2%,猪牛羊肉、牛奶产量分别增长2%和3.9%。

  从畜牧业生产方面看,生猪出栏和牛奶产量增速与上年相比有所回落。对此,新闻发言人表示,生猪生产和奶业去年遇到一定困难和问题。生猪生产存在着不稳定性,目前我省很多农民养殖户面对生猪高价位、养殖成本上涨,观望气氛浓,补栏积极性不高。今年6月末与上年末相比,生猪存栏下降8%,其中能繁殖的母猪下降10.9%,这不利于生猪生产的可持性发展,不利于农民持续增收。奶业低速低效。目前奶农售奶价格在1.75元/公斤左右,仅比上年平均价涨了5.4%,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9.5%,导致饲养成本上升、养殖户效益下滑。今年上半年,全省奶牛存栏、牛奶产量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降低2.5和6.9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