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在音乐世界中塑造灵魂——记哈尔滨中学生乐团
2007-07-31 16:08:2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初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31日电 昨晚,一场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在市少年宫上演。

  哈尔滨中学生乐团的孩子用激情四射、奋进昂扬的音符,为驻哈部队官兵献上建军八十周年厚礼。

  这支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生乐团,曾先后在亚冬会、残奥会、哈夏音乐会等重大场合演出,共演出1200多场。乐团成员还多次出访俄罗斯、日本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演出。看过乐团表演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称赞中学生乐团“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哈尔滨市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

  每周利用业余时间排练

  因为要参加“八一”前夕演出,中学生乐团的孩子们这些天一直在加紧排练。27日16时许,记者来到排练现场,虽距离彩排还有近两小时的时间,但已有七八个人到了,有的趴在桌上写作业,有的则吃着刚买的汉堡包当晚餐。

  市少年宫副主任宋泓告诉记者,乐团的孩子很辛苦,不论冬夏,不管多累,每次排练时,都是放了学从四面八方赶往排练场,晚饭常常吃不上,作业也要等到排练完回家贪黑赶写。

  宋泓曾做过计算,乐团一周要排练两次,一次需要两三个小时,加上孩子花在路上的时间,一年加起来,至少占用28天。收获的不仅仅是音乐

  有人曾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句话在中学生乐团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在这个音乐大家庭里,孩子们不仅仅提高了自己的音乐演奏技巧,受益更多的还是学会怎么做人、怎样做事。

  2005年考入乐团的程思维,今年才10岁,现在已是乐团中的“精英”。他说:“我在乐团不仅学到了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还通过排练和演出增加了集体荣誉感。大家在一起演奏时只有各种乐器配合在一起才是完美的音乐。”为了不影响大家,他每天都要认真练习。排练时,还非常注意听别人是怎么拉的,做到与整体的和谐。

  现任乐团首席小提琴、常在演出中独奏的陈碧莹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在家拉琴,想怎么拉都行。8岁刚进团时,自己一点儿信心都没有,总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会。到乐团排练时,每次遇到问题,都会有老师和大一点儿的同学帮助。陈碧莹说,在乐团这6年时间,不仅让自己树立了自信心,懂得与别人合作了,还能时刻想到帮助别人,学会用平常心对待事物。

  中学生乐团指挥、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指挥贾宝林说,每次排练对孩子都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比如弦乐声部排练时,40多个孩子要把小提琴演奏成一个旋律,必须大家拉得统一才能好听,如果有一个人走音或拍子不准,都会破坏整体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群体演奏意识,这种氛围在孩子独自练习时是不可能有的。

  贾宝林告诉记者,前些年,很多学生是为将来从事艺术专业来乐团的,现在,更多的孩子开始把音乐当作一种爱好。家长们也逐渐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这是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一个标志,也是我们城市发展进步中的一个喜人变化。

  让更多的人认识哈尔滨

  哈尔滨中学生乐团成立17年来,已排练了交响乐、交响诗、管弦乐等120多首中外乐曲,可谓中西合璧。据中学生乐团艺术总顾问高显章老师介绍,给乐团担任指导的老师全部来自省市专业艺术团体。近年来,世界著名指挥大师朝比奈隆、菲律宾国家艺术顾问著名指挥家蔡继昆,我国著名指挥家李德伦、尹升山、郑小英都曾来乐团亲自指挥、排练。

  多年来,中学生乐团培养了近4000名学生,1000余人曾在国际、国内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他们中有的已考入艺术院校和专业团体,成为我国文艺界的中坚力量。有的则成为天安门升旗班吹奏乐队、解放军军乐团中光荣的一员。

  采访中,市少年宫副主任宋泓说,孩子们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有机会能去首都北京和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演出,让更多的人认识哈尔滨这座音乐名城。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