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运廷 |
东北网8月10日电 题:精武爱民的好部长——记望奎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姜运廷(下)
“没有姜部长,哪有我们家的今天!”
虽然八一建军节这一段很忙,可姜运廷始终惦记着一件事:抽时间去趟哈尔滨联系一家医院,自己拉着吴景军去确诊一下他的“怪病”。
卫星镇水头村农民吴景军,身患怪病腿关节失灵,扶着板凳才能挪步,与80岁老母相依为命,那日子过得叫个苦。吴景军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四年前,姜运廷在包村走访中得知了吴景军的情况,主动上门帮扶。由于出不了劳力,姜运廷经过认真分析,帮着出资、为他担保赊货办起了食杂店。每次经过,姜运廷都要专门到吴景军家来看看,哪些货卖得好,是不是该进货了,这些都放在心上。如今,食杂店每月的收入都有几百元,母子二人衣食无忧,全家的生活劲头也足了。吴景军说:“没有姜部长,哪有我们家的今天!”
![]() |
姜运廷看望吴景军 |
“姜部长送来的‘扶贫猪’是我们家的‘金猪’,多少钱都不卖”
卫星镇水头村村民于秀云家的母猪9月份就要产仔了,算上这一次产仔,这头500多斤的巨型母猪已经产仔10窝近百只了,被村民亲切的称为于秀云家的“金猪”。怕母猪上火,于秀云每天都要打个鸡蛋喂它,“这头猪是姜部长送给我们家的,我们家过上好日子多亏了它,给多少钱都不卖。”
在扶植帮扶村养猪的过程中,由于很多贫困户买不起种猪,姜运廷就开展了“百户直扶”活动,为100个贫困户送去价值达12余万元的“扶贫猪”。军属于秀云成了“扶贫猪”的直接受益者。
于秀云的丈夫因为患病多年,在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后去世了。当时家里欠了三万元的债,婆婆70多岁了,两个孩子一个当兵,一个念书。在失夫和贫困的双重打击下,于秀云精神崩溃了,卧床不起,成了村民眼中的“半疯子”。
在于秀云走投无路之际,姜运廷带着人武部的职工将“扶贫猪”送到了家中。一遍一遍的谈心,鼓励于秀云树立起生活的信心。转年,猪崽儿就卖了1万多元。猪越养越多,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现在,家里不仅外债还清了,连贷款都还完了。今年,仅养猪的毛收入就有3万多元。在村民眼中,于秀云已经从“半疯子”成为村民致富的榜样。
![]() |
姜运廷深入到养猪户家中了解情况 |
“党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兵”
姜运廷常说:“只要你心里真有老百姓,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三九四九,棒打不走”。2006年冬,望奎县的黑土地被冻得嘎嘎的,可卫星镇付财老汉家里却温暖如春。住在修缮一新的房子里过冬,付老汉心里乐开了花:“都是托姜部长的福啊!”
70多岁的付老汉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复员后一直在家务农,生活拮据,一直住在年久失修的危房中。眼瞧着一天天冷起来,可房子还呼呼地四处灌风,万般无奈之下,付老汉找到了人武部。
“我一见付大爷,鼻子就酸了。我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这事儿我办定了。”下午,姜运廷就带着他找到了民政局。可民政局也是力不从心,一时没有财力物力解决。
“姜部长,这事儿不归你管,你的情我领了,就别操心了。”老汉灰心了。
“这个心不操不行,我们现在的生活优越了,更不能忘了这些打过仗的老人。”
姜运廷一次次地去民政局。终于,民政局被姜运廷的实在劲儿打动了,筹集了2000多块钱的砖瓦和木料,人武部又拿出2000元钱,请来施工队,把付大爷家里从里到外重新翻修了一遍。付老汉终于在寒冬之前住进了暖屋子。
屋子暖了,付老汉的心也暖了。他逢人便说,“党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兵”。
“在他眼里,单位的事比家里的事重得多。”
在妻子邢士君眼里,姜运廷是上个世纪60年代那种焦裕禄式的干部,只讲奉献,一心一意为工作。两人结婚21年了,可在一起生活的时间也就有10年,总是聚少离多。
姜运廷无愧于事业,却有愧于妻儿。这么多年,家里的事都留给妻子,没给孩子开过一次家长会,没陪妻子逛过一次街。他告诉妻子:“等我退休了,天天陪你逛街,把欠你的都给你补回来。”
一年365天,姜运廷总有干不完的事,总觉时间不够用。姜运廷太忙了,在军分区工作时,他一年就骑坏了一副自行车外带。到望奎人武部后,他很少回家,连双休日也不回去,夫妻连见一次面都难。2006年,姜运廷家里搬家,他都没回来。
为单位买楼,他向小舅子借钱20万,用了大半年才还上,弄得小舅子总是戏谑这个部长姐夫“太傻”。为照顾职工,家里的冰箱、洗衣机搬到单位用了好几年。由于人武部资金紧张,为了工作上的事情,姜运廷往往要垫一些钱。连妻子工作的商场职工都知道,“只要姜运廷到商场了,肯定是朝妻子‘借钱’的”。
“在他眼里,单位的事比家里的事重得多。有时为工作的事上火,他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我看了又着急又心疼”,说这话时,邢士君眼中闪着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