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3日电 10日,哈尔滨市工商业联合会医药(零售)行业商会成立。哈市泽林大药房、百姓大药房、健康医药连锁等200多家医药(零售)企业成为商会会员。该协会将组织药店统一进货,统一销售,一旦药品出现质量问题或消费者与药店发生纠纷,协会将先行赔付。业内人士预测,随着这个“中小药店联合体”的出现,争夺哈尔滨数亿元销售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市民也将在其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百姓一年在药店 买药花掉3亿
根据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哈尔滨市区(不包括呼兰、阿城)人均药品支出为310.74元,2006年为358.54元,同比上涨15.4%。市民人均药品支出近几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记者从药监部门了解到,哈尔滨人每年在药品上的消费70%-80%花在了医院,其余部分是在药店。2006年哈尔滨市区人口药品支出为14亿多元,按照20%的比例计算,市民在药店购药花费最少3亿元。
走访时记者看到,哈市市民购药非常方便,药店遍布大街小巷。据哈市药监部门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哈市(不包括呼兰、阿城)有药店973家。
统一进货 可降低药品成本
据介绍,规模越大的连锁药店利润越大,因为这些大规模连锁药店从厂家进货时可以拿到一个比其他药店更低
廉的价格。比如,某一种药品,厂家规定的进货价为2元钱,厂家会提出,哪家药店一年销售这种药品的数量达到厂家规定的标准,就能够以1.5元甚至更低的价格进购这种药品。医药行业商会的成立,将组织药店统一进货,这将降低药店的进货成本,从而降低药品的销售价格,使市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抄价”成为 药店独立部门
业内人士透露,哈市的药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利润也很可观。大规模连锁药店的毛利润大概在40%左右,而小规模药店的毛利润大约为20%。
医药零售行业的巨大利润也使各家药店纷纷开连锁,扩张自己的地盘,药店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相互调查对手药店的药品销售价格,打价格战是各药店主要的揽客手段,这也使得“抄价”成了药店的独立部门。
为了使自己的药店更具竞争优势,哈市各家药店都会定期进行“情报侦查”,也就是所谓的“抄价”。大规模连锁药店有专门的“抄价”部门,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到全市各个竞争对手药店抄价格。而一些小药店没有能力专门养“抄价”人,他们就指派药店的营业员去做这项工作。每名营业员每周必须抽出一天的时间,带着指定的药品名单,去各家“抄价”。
鹬蚌相争 百姓成“渔翁”
“药店的竞争主要取决于药品价格。”业内人士指出,大规模连锁药店可以靠数量取胜,甚至不惜将药品价格下调到进货价以下,“只要销售的数量达到厂家规定了,一样可以获利。”一些规模小的药店“抄价”过后,总是要经过一番痛苦地挣扎,部分药店也不得不“赔本赚吆喝”,将药价一降再降。但是毫无疑问,药品竞争最大受益者还是百姓。
业内人士认为,哈尔滨市工商业联合会医药(零售)行业商会成立,可以增强企业的自律,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