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2日电 上海奉贤现代化园区木兰分区———哈哈木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厂房内,一派繁忙景象。一袋袋绿色大米顺利下线,装上车销往上海。这是经济强区上海市奉贤区与农业大县黑龙江省木兰县合作的重要成果。产销合作使木兰大米获得上海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哈哈木兰”品牌成为上海市民心目中的名牌。寻求粮食供给的上海市奉贤区与渴望种粮增收的黑龙江省木兰县,通过“南北粮食合作联社”这一国内首创模式实现了双赢。目前,两地合作已由粮食合作向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领域延伸拓展。
上海市主要农产品供应地——奉贤区,由于自身粮食产量、品质的欠缺,一直渴望在黑龙江省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再返销上海市场。经过考察,上海市看中了黑龙江农业大县木兰,并于2005年初与其签署了建立粮食购销合作社协议。
木兰县建立了“生产合作社+加工企业”的生产模式,组建了拥有601户农民、1万多亩水田的三胜水稻生产合作社,并建立了年加工能力5万吨的大米加工厂。上海奉贤区则建立了销售合作社,形成“销售企业+超市”的销地营销模式。双方合作社联合起来组成了跨地区、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南北粮食合作联社”,合作联社注册了“哈哈木兰”大米品牌,对生产合作社的水稻按每公斤高于同期市价6分钱收购。去年10月,首批80吨“哈哈木兰”大米运抵上海,由于品质好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在合作联社基础上,逐步向股份制转变。农民可用土地参股,建立生产、加工、销售全程协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统一体。今年,三胜水稻生产合作社社员入股了1000亩土地参与经营。在“三胜”这一成功范例的影响下,今年木兰县水稻生产合作社发展至6个,有1896个农户参加,入社水稻面积4.6万亩。双方把普通的粮食购销合作建成国内首创、国际通用的标准合作社模式,成为全国首家跨省区农业合作联社。
在粮食产销合作基础上,木兰县与奉贤区不断扩展合作内容,签订了农业经济技术合作、现代农业园区等经济合作协议和白对虾生产协议,把有实力的上海企业引到木兰落户,同时还在社会、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沟通,形成了南北互动、城乡互补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