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宪明 |
东北网9月7日电 宋维威先进事迹报告会今日举行。以下是佳木斯第二中学初中部物理教师石宪明做的题为《我眼中的威威姐》的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石宪明,是佳木斯第二中学初中部的一名物理教师,兼任初中部团委书记。
我与宋维威老师共事多年了,她给我的印象是:做事一丝不苟,为人质朴谦逊,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对学生关心备至。她用爱与责任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以崇高的师德赢得了师生的尊敬。在第二中学,所有的年轻教师都亲切地称她为“威威姐”。
今年3月31日,是我们学校初三学年中考模拟考试的日子。早晨7点半,考试铃声已经响过了,可学生孙传坤还没有到,巡考的卢燕霞老师告诉威威姐后,威威姐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立即拨通了他家电话,可是却无人接听。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威威姐意识到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情。于是,赶紧找来闫旭同学,迅速赶到了住在动迁平房区的孙传坤家,结果发现是是煤烟中毒。威威姐一边让闫旭砸碎玻璃使空气流通,一边拨打120求救。三人同时住院,医院要求至少先交1000元押金。威威姐把兜里钱都掏了出来,还是不够,便向院方说明了情况。当医生得知威威姐是患者的老师,二话没说,立即实施抢救。而在此之前,120救护车也打破惯例,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了一点急救费用。由于抢救及时,很快,孙传坤一家康复出院了。谈起这件事,孙传坤的父母总是禁不住眼泪簌簌直流,说威威姐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宋老师救孙传坤一家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全市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很多人都被她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所感动。可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时,并没有让我很震惊,因为以她平日里对学生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她做出这样的事非常正常。“偶然都产生于必然的十字路口上”。威威姐就是这样一个在平凡中升华,在朴实中闪光的人。
记得威威姐把孙传坤一家救出的那天下午,她急急忙忙地跑回到办公室,同事们都围过来向她了解情况,她难过地说:“一家三口中毒都挺深,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还必须得进高压氧仓,需要一大笔钱。孙传坤家是靠烤地瓜为生的,家里太穷了,拿不出来这么多钱,他爸妈决定只让孙传坤一个人继续治疗。太可怜了!我得找校长汇报一下,商量商量,想个办法帮帮他们。”威威姐的倡议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在她的努力下,全校师生纷纷向孙传坤一家献出了爱心,市教育局领导也伸出了援助之手,仅两天时间,捐款就达到了11000多。半个月后,孙传坤一家终于痊愈出院了。
威威姐组织的捐款不仅仅是这一次。班级里无论哪一个学生有什么困难,她都会自己带头,并号召全班同学献爱心。师爱不仅表现为对个体生命的关怀,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爱心奉献、行为示范,在学生心灵引起爱的共鸣。在她的教育和感染下,她所带班级的学生都充满了爱心。无论是对患红斑狼疮住院治疗的史柔竺,还是对从小父亲去世、母亲又患乳腺癌的邹晓萌,学生们都自发组织为她们捐款,去医院和家中探望。可以说威威姐对学生的爱如同绵绵春雨一样润物无声,是她让爱的种子在学生的每一颗心灵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从教26年来,威威姐始终对自己有个严格的要求,每带一个新班级,必须在半个月内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基本情况,三个月内走完所有学生的家庭,成为每一名学生和家长的朋友。于是,在她的脑海里总是不停地跳跃着一个又一个学生的身影,在她的工作日记里,总是记录着一个又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细微变化,在大街小巷,经常能够看到她骑着自行车穿梭于一个又一个学生家庭之间。
威威姐在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总结和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学校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她们班的掌声特别多,哪怕是同学有了一点进步,大家都会掌声鼓励;主动学习意识特别强,为了怕上课打瞌睡,班级的过道上总有许多同学自觉地站着听课;特别有爱心,一人有难,全班同学都伸出友爱之手;特别阳光,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乐观向上、健康自信的微笑。
有爱心还要有爱的能力,正确处理师德和师能的关系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威威姐经常对我们年轻教师说,我们做老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远远不够,必须要有源头活水。她也时刻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警言,督促自己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2005年,学校为了学习新课改,组织了一次大型研讨活动,要出几节示范课,她承担了一节说课任务,为了讲好这节课,给这次研讨活动提供最好的示范。她邀请英语组的全体教师和一个语文教师到家里研究备课,一直到深夜。这次说课非常成功,并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市的菊花杯比赛。
新课改要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对一向认真负责、乐于钻研的宋老师来说,无疑增加了很多的备课量。每备一节课,都要准备很多教学辅导材料,每天工作到很晚。今年三月份的一个晚上,我回单位取东西,看见她还在办公室埋头备课。我说:“威威姐,这么晚了怎么还没回去,忙什么呢?”她看了看手腕上的表,说:“哦,九点多了,放学以后给几个学生补了一会课,又批了一会作业,再看看明天的课程,一晃就到九点了。”我说:“飞飞是不是又一个人在家呢,早点回去吧。”她突然一拍额头说:“坏了,我忘了,明天是她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我得赶快回去了。正是她孜孜不倦的钻研与辛勤耕耘,她所教班级英语中考成绩在我市总是名列前茅。
“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宋老师的爱生事迹不胜枚举,记得在她班有个出名的淘学生,在三年的时间里究竟为他操了多少心,补了多少课,恐怕连她本人也说不清楚。为了表达一份感激之情,这位学生的母亲经多方打听,知道威威姐属虎,就特意买了一款老虎造型的青铜石英表,几次送给威威姐,她都没有收。至今,这款石英表仍然珍藏在学生的家里。每年教师节,学生的母亲都要把它从书柜里搬出来,小心翼翼地擦拭石英表上的灰尘。她逢人就说:“我要永远珍藏这件没有送出去的礼物,把它作为我家永恒的纪念。”
威威姐不仅对学生充满爱心,而且对同事也满腔热情。她为人谦和,待人真诚,事事为他人着想,处处以表率当先。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更多了一分爱护、关心和帮助。
我与威威姐几乎是同年到二中来工作的,共事九年来,我感到的不仅仅是同志间真挚的友情,更是一份浓浓的亲情。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出去野游,我的裤子不小心刮开了一个很大口子,威威姐随手从包里掏出针线要为我缝上,我一个大小伙子儿抹不开脸儿,不好意思地说“不用了,明天回家再说吧”。威威姐说:“我可是你姐啊,跟我你还客气上了,明天咱们还有那么多活动,你就穿它去参加吗?”。第二天早上,一个房间的同事帮我把裤子取回时,我发现她不光把那么大的开线口子缝得完好如初,而且还帮我把裤子洗得干干净净。说实在的,我长这么大,帮我洗过衣服的,除了母亲和媳妇以外,如果有第三人,就是威威姐。
去年元旦,同志们在一起聚餐吃饭,她发现我没有去,就问其他同志怎么回事,当听说我儿子因得病住院了,她马上打车到医院来看望。看见我儿子躺在病床上打点滴,小脸儿强忍疼痛的表情,她竟心疼地哭了。有人说她是个太多愁善感的人,我觉得那是因为她事事关心着别人,时刻爱着别人,所以别人的痛苦她才感同身受。我们这个群体大部分都是聘任老师,人员流动很大,每一名聘任老师,很自然地存在着一种危机感,同志们的竞争也就避免不了。聘任老师之间,可以说你所教授的学科成绩越高,危机就越小。但威威姐却从来都是以大局为重,以集体为重,以学生为重,她关心每一个人,不藏一点私心。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维威姐体现了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
数学老师王玉文也是一名聘任教师,威威姐班级的几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总是上不来,威威姐就对她说:“我帮你辅导。”每天她都给这几名学生留四道题,放学后,再进行批改,如果学生不会,她就耐心细致地讲解,直到学生听懂会做。
离开二中多年后的方老师,我们每一次见面,她都会提及九年前她与威威姐一同到二中报到那天的事。当时,分完班级后,方老师看到自己的班级布满了灰尘,而且桌椅的数量也不够。一想到离开学还有几天的时间,方老师便打算等学生到校后再收拾也不迟。可没想到威威姐带着自己的侄子一趟趟到楼下往教室搬桌椅,并帮助她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当时两人都是同一天报到的新老师,彼此之间并不熟悉。正因如此,这件看似寻常的小事让方老师感动了很久。
2005年,同事侯丽娟应聘到第二中学初中部,由于初来乍到,对环境也陌生,侯老师的心里有一定压力。威威姐看出她的心事,主动帮她借来新教材,给她安排课节,并带她听自己的课。宋维威姐姐一样的关怀,让侯老师的心情得到了放松,很快她就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不久,市里组织菊花杯主题班会公开课比赛。作为新教师,侯老师很珍惜这次机会,但毕竟自己经验不足,不知从哪下手。又是威威姐帮她查找参考资料,设计班会主题,耐心细致地指导她应该注意哪些环节,并诚恳地与侯老师交流体会。正是因为吸收了威威姐的许多建议,所以公开课取得了圆满成功,一举夺得了“菊花杯”一等奖。侯老师十分感谢威威姐的真诚帮助,非要请她吃顿饭,威威姐亲昵地拍着她的肩膀说:“小猴子,你还跟我说这些,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普通的话语折射出威威姐人格的魅力,真是“心底无私天地宽”啊!去年夏天的一个上午,我突然听见隔壁威威姐的办公室传来叮叮铛铛的声音,我过去一看,只见威威姐正站在窗台上挂窗帘,我问她干什么。她说:“刘巍老师的办公桌正对着窗户,太晒了,我在家里拿来窗帘布和一点铁丝,给她安上,好挡挡光儿。”我说:“你怕高,快下来吧,我帮你安。”她说:“没事,已经差不多了,一会就完事了。”望着威威姐小心翼翼钉窗帘的背影,我的内心不由涌起一份感动,威威姐就是这样的人,她总是用心观察身边的每一个细节,不由得让我肃然起敬。
威威姐一直都把工作单位当成是一个温暖的家,不论哪位同事有什么大事小情,她都尽己所能去帮忙。青年教师董高珊怀孕期间,吃不下东西,威威姐就在家炒了两罐可口的小菜带给她;王桂珍老师有病住院,威威姐不仅抽出时间去医院看望,而且每天至少打一遍电话,询问康复情况。每年的端午节,威威姐都把在家包好的粽子和煮好的鸡蛋带给年轻教师;每次学校组织教职工野游,威威姐自制的牛肉酱,就会成为大家最喜欢吃的一道“美餐”。
作为学年组长,威威姐在同事中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每次学年小组开会,威威姐都自掏腰包买来瓜子、水果等小吃,让大家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讨论教学。一次月考,学年组的老师都担任监考任务,中午休息时间很短,为了让老师节省吃饭时间,不影响下午考试,威威姐就请同事到家吃饺子。头天晚上,威威姐就和丈夫动手择菜,拌了好几种馅,一直忙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她让丈夫在家先把饺子包好,等同事到家再下锅。当那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到桌上时,一种大家庭的幸福感觉洋溢在每个老师的心头。
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在默默中奉献着无私的爱,一如那历经霜雪仍傲放的梅花,散发着一缕缕淡淡的幽香。威威姐给我鼓舞,催我奋进,她永远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