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5日电 “十一”长假日益临近,许多投资基金的市民面临着抉择:是坚定持有基金到节后?还是落袋为安?理财专家建议,市民不妨考虑一种类似银行转存的基金转换业务,既能灵活规避风险,还能在节日里坐享收益。
近日,面对震荡剧烈的股市行情,“基民”陈先生已拿不准节日后的市场表现。昨日,他早早来到银行办理了基金转换业务,将持有的股票型基金转换成了风险较小的货币型基金,自己悬着的心也随之放下。记者从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理财中心了解到,“基金转换”是投资者在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产品之间进行操作,将其持有的开放型基金份额按照净值比例转换为其他开放型基金份额,其效果与赎回某基金再申购其他基金相似,但相比之下,基金转换的交易成本要省得多。
举例来说,如果陈先生全部赎回了自己的股票型基金,转而在节后申购股票型基金,需要先缴纳0.5%的赎回费,再缴纳1.5%的申购费,成本为2%。而目前,基金转换费率都要低于申购费率1.5%,有的甚至不收,所以陈先生转成同一公司旗下的货币型基金后,如在节后再度看好市场行情,就可以从货币基金“杀”回股票型基金,由此体现出了基金转换的费率优势。
据了解,“十一”黄金周股市休市,届时所有股票型基金都将停止投资运作,但货币型基金凭借所持券种的利息收入仍可为持有人“赚钱”。理财专家提醒,通常在长假前,基金公司会提前暂停旗下股票型与货币型基金间的转换业务,对于期望在节假日分享货币型基金利益的市民而言,最好提前办理转换业务。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