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5日电 近日,记者到双城采访,赶上一个投资亿元的工业项目正式签约。今年以来,双城相继落户了7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却都没有对外发布消息。双城市经济局局长郭永桓说,项目签约已纳入招商引资的规范程序,重在务实。截至目前,双城共引进项目59个,协议金额28亿元,走在全省前列。
据了解,双城市委、市政府最近研究部署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目标、思路和措施,加速向全国百强县迈进。
提速:资源是依托产业做主导
近年来,双城的工业经济围绕“产业强市、财政富市、和谐城市”这条主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大项目牵动战略,新型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全市拥有工业企业2349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户,形成了以食品、纺织、机械电子、石化、药品保健品、包装物流、农资饲料为主的“七个产业集群”。
以此为基础,双城调整了工业化的近期目标: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以产业集聚化、技术创新化、资本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产业体系。建立起以新型食品加工业为主体,技术先进、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未来五年,双城工业经济将继续按15%~20%的增长速度发展,到2010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5%,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5%。
双城着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形成吸引粮食、饲料、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进驻的比较优势。目前,双城以雀巢、菊花、肉联等为代表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4家,年产值44亿元,到2010年,计划达到100家,年产值144亿元。同时,提高产业关联度,扶持以印刷、包装、储运等为主的相关产业发展。目前,双城已引进鼎鑫包装、多多包装、建恒物流等为代表的相关配套企业56家,年产值12亿元,到2010年将计划引进80家,年产值20亿元。
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双城工业发展的又一增长点,现已探明储油面积1200平方公里,仅临江区块储量达5000万吨以上。通过与大庆油田公司合作,目前打井289眼,日开采石油500吨左右,上缴税金1亿元。到2010年,日开采石油计划达到1000吨左右,上缴税金3亿元。石化产业异军突起,将为双城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发挥强大的推进作用。
强身:园区是载体服务做保障
双城已初步建成了四个省市级工业园区和六个乡镇工业园区,号称“4+6”模式。截至目前,园区已吸引103户企业入驻,2006年园区实现生产总值32亿元,财政收入1.68亿元,分别占全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23%和30%。
1992年辟建的双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引进了雀巢、娃哈哈、汇源、旺旺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2004年兴建的新兴工业园区,也已落户10多家企业,投资总额21亿元,大众肉联、哈尔滨亚麻、兰格药业、华葳集团等企业陆续建成投产。新兴工业园区正在建设对俄贸易加工基地,先期引进外向型企业10户,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到2010年,进出口企业要达到30户,进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
按照“拓展规模、优化功能、提升品位”的要求,把园区打造成新型工业化的样板区和高新技术的孵化区,双城近来又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同时拓展市场化运作的渠道,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尤其是解决好污水处理问题,不断增强园区的承载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到2010年,双城80%的企业都要落户园区,园区经济将成为双城经济的主体部分。
借力:大项是脊梁名牌做支点
实施招商引资发展战略以来,双城共引进项目287个,总投资110亿元,投资亿元以上中外驰名的大集团、大企业项目19个,这些项目已构成双城工业的“脊梁”。
今年,双城招商引资工作又有新突破。已引进的59个项目达产达效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6.6亿元、利润3.1亿元,上缴税金3.3亿元,安排就业1.3万人。
双城招商眼光独到,盯准国内外知名企业,专挑与主导产业关联大、牵动强的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低污染的项目,并利用哈尔滨卫星城的区位优势,开发与哈尔滨优势产业有效对接的机械、电子、石化等退城进郊工业项目,加快融入哈市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双城的领导班子既是招商引资的指挥部又是突击队。年初以来,市委书记乔树江带队赴长三角、珠三角、北京等地招商,引进了投资1 .5亿元的北京“养加加”果蔬汁饮料项目和投资1500万美元的北京亿仁集团医疗器械项目等。市长王春生与台湾黄氏集团签订了投资7亿元改造双城棚户区的项目协议、投资1亿元的服装加工项目协议。双城的招商工作已产生良好的滚动效应。
创建优势品牌,是双城招商引资的着力点,也是构筑工业化新格局的支撑点。近年来,双城除了引进雀巢、旺旺、娃哈哈、汇源、大众肉联、广东半球等多个国内外著名商标、知名品牌,还培育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如“丰禾”玉米良种、“花园”白酒、“喜丰收”烤醋等地方知名品牌30多个,申报成功中华老字号企业两户。未来3至5年,双城将力争汇集更多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培育出的地产品牌也力求在数量和档次上有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