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恢复植被治理“三废” 生态“塑造”新七台河
2007-09-28 09:23:2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孙晓梅 尚合峰 吕天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8日电 金秋九月,站在七台河市桃山水库坝上,眼前水波荡漾,坝下,一排排银中杨昂首挺立,仿佛护坝卫士。这是几年前那个被采石挖砂弄得满目疮痍的地方吗?市环保局生态办的同志介绍,七台河市把桃山水库坝下山体生态治理示范工程列为市委、市政府十件利民行动工程之一,对长148米、宽50米、高42米的破坏山体进行了回填绿化,使桃山水库坝下山体恢复了原有秀美亮丽的风采。

  这只是七台河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七台河市推进生态市建设这一目标,在恢复植被、治水、治气、治废等方面实现了由生态规划到生态实践的转变。

  打造绿色七台河

  作为资源型城市,恢复矿山生态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七台河市的思路是: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对现在的发展尽力,更要为将来的发展负责;要加快发展,更要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他们把绿化尤其是植被恢复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桃山水库坝下破坏山体回填绿化投资近180万元;在小区绿化上,今年上半年完成了欣源小区、湖滨广场10万余平方米的绿化工程,实现城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9平方米。森林生态恢复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也稳步推进。仅今年就完成造林2.9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4%。对西大圈自然保护区和龙山自然保护区管护工作的一系列措施,使这两个自然保护区成为七台河市具有代表意义的著名景观。

  对农村生态建设与绿色经济的高度重视也是七台河市推进生态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记者走访发现,各类生态农业试点村和专业村建设比率已达到40%,铁山乡、红旗镇、万宝河镇和长兴乡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生态示范区。此外,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有了新突破,达到3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7%;获得绿色证书14个,涌现出金元辣业公司、兰靛果酒业公司等一批绿色龙头企业。

  打造清洁七台河

  煤炭城市最难解决的是污染问题。七台河市着重实施了以焦化产业协调发展污染防治、城市中心区创建“无黑烟囱区”为核心的环境保护工程。市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焦化企业环保达标守则,对13户焦化企业一厂一策制订了环保达标方案,坚决控制焦化废水和废气污染,确保达标排放。经过几年的治理,七台河市中心区大气环境质量今年上半年有162天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今年又把工作目标提高到将桃南中心区创建成“无黑烟囱区”,同时实施了沿横贯东西的三条主干路向外侧扩展的“辐射治理计划”,重点治理中心区的饭店和浴池原煤散烧问题,限期治理城区超标重的锅炉污染。目前,85%以上的锅炉实现了达标。

  打造节能七台河

  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七台河市解决资源接续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发展循环经济,用最小的能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把“原字号”吃干榨净。在推进生态农业的同时,不遗余力地规划和扶持生态工业发展。

  红鲜焦化园区是七台河市最大的生态工业园区,也是全省16个生态示范工业园区之一。在这个园区里,以煤为依托,已经形成了煤、电、焦、油等一体化的煤化工产业链条。记者走访发现,园区内的焦化龙头大企业宝泰隆公司把洗煤产生的大量煤矸石和煤泥用来发电,发电余热为欣源居民小区冬季供热,炉渣用来再生产建筑用砖。宝泰隆年产荒煤气1.4亿立方米,焦油2万吨,煤焦油通过圣迈科技实施油加氢处理,可提炼出10万吨清洁燃油和5万吨沥青。荒煤气回收后经过加氧处理,可制甲醇10万吨,年创效益达3亿元。甲醇生产线的启动运营,可将红鲜生态园区内宝泰隆、隆鹏、鑫源和万昌4个焦化企业炼焦过程中产生的2.3亿立方米剩余煤气全部回收利用。如此,循环链条的不断延伸,使宝泰隆每年节省4.67万吨标准煤,焦炭副产品年增值10亿余元,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达100%。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