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6日电 近日,记者在哈市一些社区走访时看到,哈市正在全面进行党员信息采集工作,不少流失在民间的“口袋党员”纷纷归队,找到了过组织生活和参加组织活动的“娘家”。据介绍,党员信息采集后,情况将全部录入微机管理,今后即便是没有稳定单位的党员,也将会有稳定的组织管理。
15日,记者在道外区南平社区了解到,该社区共有201名党员现已归口社区党支部管理。据介绍,以往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途径,不少与组织失去联系的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都把组织关系揣在自己身上,成了名副其实的“口袋党员”。在这部分党员中,年轻人多为院校毕业生和复员军人,中年人多为企业下岗职工,老年人则多为退休职工。
当日10时许,记者又来到了南岗区铁岭社区,一名年轻人走了进来,他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复员军人,在部队里成为预备党员,现在是来社区办理关系转正的。记者从该社区居委会了解到,现在这个社区已经对186名党员进行了信息采集,这些党员与其他社区一样,也包括了老、中、青三代。
记者在哈市一些社区了解到,社区党支部一般每月的15日组织在册党员过组织生活,遇到是周六或周日,则顺延到周二进行。10月15日恰逢党的十七大召开,很多社区都在活动室设立了会场,组织党员集中收看盛会情况,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党员,也被通知在家收听收看。“从前几天开始,社区管片儿委主任就挨门挨户向党员们通报情况。”
记者找到了一张《党员信息采集表》,看到上面的内容非常细致,包括了“基本信息”、“学历学位”、“职务信息”等八大类59项填写条目,并包括了填表人签字、填表日期、党支部书记签字、党支部盖章等规范手续。一些社区主任告诉记者,由于信息准确,并要录入微机中,以后“口袋党员”将成为“有籍可查者”,社区支部也将成为他们的“娘家”。
记者了解到,哈市一些私企也在纷纷成立党组织,将应聘到企业工作的党员重新组织起来,定期过组织生活和参加组织活动,这些流动党员的信息,此次也将被准确地统计上来。一些基层党建工作者称:在哈市,“口袋党员”将成为过时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