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7日电 “养蚯蚓,蚯蚓吃牛粪,牛粪过腹变有机肥,用有机肥种植有机农作物,再发展有机食品加工、有机畜禽养殖……”当双城杏山镇顺利村党支书张孝君描述他们发展有机农业、打造“龙江生态第一村”构想时,记者正站在这个村据说已有8吨蚯蚓在“干活”的几大垄粪肥前,时间是“十一”前夕。
前几年,顺利村只是双城很平常的奶牛专业村,上千头奶牛,每天产生的大量牛粪遍布全村,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污染源。今年6月,村里在东北农业大学专家的指点下,从省外花5万元买回半吨消化牛粪的蚯蚓。这些蚯蚓是日本和俄罗斯品种,明年繁殖到上百吨没问题。来到村里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张孝君指着一大片空地说,这里有5万平方米,马上要建起有机肥加工厂、有机饲料加工厂、有机食品加工厂、有机养殖小区。
顺利村现已发展成畜牧专业村,全村3000多头奶牛、1000头肉牛、5000头猪、两万只鸡,每天光排出的牛粪就多达50吨,直接作肥料肥效不高,而且易生虫,被养牛户扔到路边、墙角,到处都是。今后,这些粪便都将通过大量繁殖的蚯蚓转化为宝贵的有机肥料。记者遇到了来顺利村指导有机农业的专家——东北农大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周东兴博士。他介绍,一吨蚯蚓每天能处理一吨粪便,产出0.6吨有机肥,而且是完全符合“欧盟”标准的上好有机肥料。蚯蚓还是高档的有机饲料,可养鱼、喂鸡,发展有机畜禽和水产品。
其实,蚯蚓只是顺利村有机农业链条上的一个配套环节。三年前,张孝君通过“招师引智”,与东北农大生物学院建立了“校村合作”关系,他们帮助顺利村调整了种植绿色无公害农作物的初级目标,向高环保、高效益的有机农业“挺进”。东农十多位教授、博导组成了专家顾问组。前年,他们为顺利村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并把这里定为有机农业教学实习基地,每年有200多人次的师生来实习。周东兴这次到顺利村,专为新繁殖的蚯蚓做“分床”指导。他说,今年来过30多次了。
有高人引路,顺利村的有机农业实现了起点高、规范化。去年,经过精细管理、严格检测,村里有水稻、谷子、玉米各1000亩以及大豆600亩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的认证。今年7月初,《农村合作社法》刚实施,顺利村又在全省第一个注册了“有机粮食作物种植、有机畜禽养殖合作社”,还在当地抢先注册了“双城堡”食品商标。张孝君说,顺利村的有机生产合作社“目光远大”,土地要集约化经营,形成“龙头企业加合作社加农民”的模式。经人牵线,资产过百亿元的河北卓达集团的总裁杨卓舒,两次被邀请到顺利村洽谈合作,拟在这里建一个大型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并依托顺利有机合作社跨地区吸收农户,5年内要将有机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5万亩,把“双城堡”做成有机食品的国内知名品牌。
顺利村靠引智借力,有机农业的路子越走越宽。去年,顺利村被定为省级新农村试点村,有机农业项目得到帮扶单位省投资公司的大力支持,该公司当年出资60万元给顺利村修了通村路、建有机食品加工厂,今年又投资百万元扶持“顺利有机合作社”发展。经东北农大专家组推荐,顺利村今年成为联合国开发署“非点源污染控制与饮水安全”项目的资助实施对象。张孝君本人,则被评为双城2006年“十佳村党支书”、“十佳公仆”。
临别时,张孝君笑着向记者许诺,明年这个时候再来,保证看不到满村牛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