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8日电 在寻找冯志民烈士亲人的过程中,记者又有了重大发现。昨天,记者找到了当年冯志民在齐齐哈尔第七步兵学校的同学金祥洲老人,经金祥洲老人介绍,找到了和冯志民同是一个军校毕业、一同前往朝鲜战场,被分配到一个军的刘惠君老人。随后,记者又在市档案馆重新找到了冯志民的优抚档案。
哈三中优秀生参军赴朝
昨天,在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在优抚军人档案中看到了有关冯志民的记载:冯志民、201团五连,排副,20岁、“1953年3月23日”牺牲在朝鲜,1950年参军。
金祥洲老人回忆说,当年我军在哈尔滨高中里招收优秀学生入军校学习。当时冯志民刚进入哈三中就读,他成绩优秀、身体素质好,第一个报名参军。1950年11月,他和来自哈市不同高中的24名学生一同进入齐第七步校学习。当时,冯志民被分到三大队四队二区队五班。在军校学习2年多的时间里,冯志民由于学习成绩突出立过一次三等功。1953年毕业时,冯志民作为优秀学生直接晋升排级干部,并被选送到朝鲜战场。
据刘惠君老人回忆,当时的齐步校共有100人被选送到朝鲜战场。他和冯志民被分在同一个军。当时他们坐了一天一夜的卡车,越过平壤,来到位于朝鲜铁原前线的志愿军第9兵团23军军部报到。冯志民被分到69师201团5连,进入石岘洞北山阵地;刘惠君被分到67师。
一顶皮帽确认烈士
刘惠君老人讲,当年冯志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23军201团五连的副排长。关于石岘洞北山反击战和冯志民牺牲的经过。他是后来听冯志民的连长讲述的。
大约在1953年3月20前后的一个深夜,我军在石岘洞北山阵地发起对敌反击战,当时冯志民所在的排是前锋排。我军在炮兵发起突袭后,步兵开始发起冲锋。前锋突击排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发起冲锋,为了端掉敌人前沿阵地坚固的工事,冯志民手握着爆破筒带头冲了上去……
那一仗打得十分惨烈。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一顶被炸飞的皮帽子,不远处是一具被炸得血肉模糊的遗体。通过遗体已经辨认不出牺牲者到底是谁。冯志民所在的连部通过皮帽子确认,遗体是冯志民的。
据刘惠君老人讲,因为当时的志愿军大都戴棉帽子,其中的例外就是后入朝的东北籍士兵都戴皮帽子,冯志民便是戴着皮帽子参加战斗的。在当夜的反击战中,东北籍的新参战人员只有冯志民一人。
英雄不朽永励后人
满眼热泪的刘惠君老人告诉记者,1955年,东北籍战友曾经去过那个战场。由于冯志民被敌人的炮弹击中,牺牲得非常壮烈,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金祥洲、刘惠君老人共同回忆说,在1955年的时候,齐步校的同学通过书信确认:当年齐步校同年毕业的100个走上朝鲜战场的“学生军官”,只有冯志民一人牺牲。和冯志民同年进入齐步校的24名哈尔滨籍战士,也只有他一人为抗美援朝战争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老人告诉记者,他现在才知道冯志民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原因是当时学生军官赴朝参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家里只有一个男子的不能去。看来当时冯志民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家庭情况。
据金祥洲老人讲,冯志民牺牲的时候,他正在军校教书。后来,当他通过刘惠君知道冯志民牺牲的消息后,他曾来到冯志民的家,看望他的父母,并带去20元钱,表达战友的敬意,但是老人坚持不肯收下。
金祥洲老人说,半个世纪后,能在湖北襄樊找到他的遗物,对于冯志民的战友来说,是一种心灵上的安慰。那些为正义而捐躯的英烈,会永远活在后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