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3日电哈尔滨市汽车保有量突破50万辆。有关人士指出,这一变化不但反映出哈市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拉动与车相关的消费市场。保守估计50万辆车年消费超过百亿元。
汽车花费一年近百亿
对车主们来说,买车的费用只是一次性的投入,此后每年都要支出一大笔使用费。
34岁的赵先生在哈市香坊区政府工作,3年前买了一辆捷达轿车,平时除了开着车上下班,就是在周末的时候开着车走亲访友。说起汽车消费,他扳着手指头计算说,一辆轿车的使用费用可分为固定费用和弹性费用两部分。其中固定费用包括养路费、车船使用税、车辆年检费和保险等费用,一年要6000元左右。和固定费用相比,弹性费用才是“大头”。赵先生以他的捷达车为例说,这辆已经跑了3年的捷达车百公里油耗为8.5升,他一年下来能跑1.5万公里,按现在93号汽油每升4.6元计算,一年仅汽油的花费就要5800多元钱。汽车可不比其他物品,是个娇气的家伙,还需要经常保养。一般一年做两到三次保养,每次耗费200多元,如果出现小磕碰或者车子出毛病,也要花钱修,这样一年的保养维修费用要在1500元左右。此外,冬天租车库要3000元,洗车费、停车费和汽车装饰等费用要1000多元。这样算下来,一辆车一年的支出费用大约要1.8万元左右。
目前,哈尔滨市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50万辆,虽然其中有15万辆是公车、公交车和出租车,但由于这些车辆的特殊用途,行驶里程和油耗都远高于私家车,因此经过计算,哈尔滨的50万辆汽车一年要消费近百亿元。
相关产业遍地开花
哈尔滨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百亿元的汽车消费,使哈尔滨的汽修、洗车等相关服务行业迅猛发展。
宣化街是哈尔滨有名的汽修一条街,街道两边有数百家汽车配件商店和汽车维修店。记者在一家专营大众轿车配件和维修的商店里看到,4名汽修师傅围在2台升降机边,紧张忙碌地给车辆进行保养。在商店门口,还停着2台轿车,等着汽修师傅给它换机油。汽修店的李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宣化街上的汽修商店数量比4年前增加1倍,但他的生意却比以前更好了。见记者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他得意地说:“生意好,不完全是因为我经营有方,也不是因为现在的汽车质量差经常需要维修,而是现在的汽车比以前多了。”李经理说,仅红旗轿车固定在这里维修的就有近100辆,如果算上其他的车型,每个月光保养换机油三滤的收入也有4000多元钱。
汽车消费前景可观
“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尤其是私家车的增长,从产业和宏观的角度看,前期表现为对汽车制造业的种种需求,然后会表现为对汽车服务业直接和间接关联的大批行业的需求,并最终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省社科院经济学所研究员蒋立冬说。
蒋立冬说,汽车工业的特点是对下游产业的带动大于上游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汽车工业每增值1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0.65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汽车的生产不可能遍地开花,但围绕汽车的服务可以遍地开花。有人说,汽车买得起,养不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只要开上车,就要不断地花钱,有人花钱,就会有人就业、就能增加税收。路旁的加油站、维修站、洗车行、餐馆,远离市区的风景名胜,因为有车人的增加,而生意红火。
按照一般规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轿车进入家庭的起跑线,达到3000美元时,轿车将大规模进入家庭。2006年底,哈尔滨市人均GDP已经达到2706美元,临近轿车进入家庭的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