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5日电 “靠山吃山”,“吃饭靠田”。这个理儿,人人皆知。
可“靠山吃山”这么多年,有谁“吃山”吃得“满嘴流油”?又有谁“靠山”靠成富翁?廖廖无几。现实是:林企也好,林农也罢,至今,仍守着富山过着穷日子。原因——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
“森工森工,缺‘森’少‘工’都不成。‘森’是资源,‘工’就是工业,没工业,怎能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所以,必须引进项目,办好工业,才能强局”。绥棱林业局局长孙多臣一语中的。
1
坚定不移上工业,名副其实深加工。变原木为终端产品,实现产品由“粗”变“精”,链条由“短”变“长”,企业由“弱”变“强”
1948年“出生”的绥棱林业局,从呱呱坠地那天起,年年“吃山”不止,“吃”到1999年末,却“吃”成全省森工系统“特困企业”,负债1.8亿元,其中拖欠职工工资5200万元。
“绥棱局到底能不能养活自己?”“死守原木的打法该不该变?”“企业发展之路该咋走?”
“转变思想观念,加快绥林发展”的大讨论,2000年6月,在全局展开。
绥棱人算了一笔粗加工与深加工的效益账:卖原木,每立方米平均利润350元左右;生产普通锯材,每立方米原木平均增值60至80元;生产刨光材、拼板等半成品,每立方米原木平均增值100至200元;生产终端产品直接出口,每立方米原木平均增值300至400元。销终端产品的利润比卖原木翻一番多!
这一算,算醒了绥棱人;这“翻一番”,完全可弥补年木材产量由10万立方米调减至5万立方米减少的收入啊!
怎么干?“三步走!”
第一步:重点解决全行业亏损。对林业局9家停产半停产企业,不是一黄了之,一卖了之,而是争取整体租赁、国有民营、厂长承包、风险抵押等措施进行改制、改造,充分调动了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使林产工业当年实现扭亏为盈。
第二步:重点突破深加工。变“卖原木”为销终端产品。引资金1400多万元,先后组建了宏盛、德志、家利3个木材深加工企业。
2004年9月成立的德志木业有限公司,生产4种终端产品:早餐桌、休闲长凳、餐桌支架、立式菜板。2005年,实现产值870万元,利润84万元。2006年,实现产值1700万元,利润150万元。今年5月,又同瑞典易家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年计划生产51万套件,产品全部包销国外。销售收入可达3000万元,利润可实现300万元。生产终端产品,链条延长,安排210人就业。
第三步:重点打造大型龙头企业。今年,与沈阳三合浸渍纸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引资6000万元,新上大型龙头企业——绥棱森工三合人造板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今年底投产,设计年生产5万立方米中高密度板,年销售收入可达1亿元,实现利润1600万元,林业局可分利润600至700万元。
“三步走战略”给林产工业带来三个变化:产品由“粗”变“精”;链条由“短”变“长”;企业由“弱”变“强”。
截至今年,林产工业已开发人造板、家具、刨光材、生物燃料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其中终端产品达30%。全行业由1999年亏损146.4万元转变为上缴利润300多万元。
2
告别“小打小闹”,实现“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多种经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
过去绥棱是种植业“小地块”;养殖业“小牧区”;采集业“小摘收”;加工业“小作坊”。为告别“小打小闹”,绥棱林业局确定了“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万家,科学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依此思路,绥棱林业局建立了马铃薯种植、北药种植、食用菌栽培、野猪繁育养殖、石材原料生产五大基地和白马石食品有限公司、福瑞德超微粉碎技术开发中心、松森马铃薯淀粉加工厂、森源山野菜保鲜加工厂、岩峰白灰厂、草柳编及山野菜深加工七个龙头加工项目。
以鑫泽草柳编有限公司为龙头的6家草柳编工艺品加工企业,安排职工500多人,使剩余物和透光抚育剩余物中的树根、树枝、枝皮、树叶果壳及柳条、草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仅就桦树皮而言,按每公斤1.6元收购价计算,拉动桦木材种每立方米增收20元。每年春秋两次广交会上拿定单,500多种工艺品,销往世界20多个国家。年产值160万元,利润20万元。
特种山野猪养殖繁育基地,集养殖、繁育、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采取公司+基地+养殖户的经营方式,发展百头养殖户13户。年生产总量3000头,出栏2000头,产值260万元,实现利润60万元。
建设加工项目,有效带动了山上基地发展,山上生产基地为山下加工企业提供了保障,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相衔接的产业化格局。截至去年,多种经营产值由1999年的7216万元增长到2.1亿元,占全局总产值的66.3%。
3
企业强了,职工富了,大山绿了
做大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两大主导产业,让绥棱林业局结束了“闹心”的日子,过上了舒心日子。截至去年,绥棱林业局的生产总产值由6年前1.5亿元增长到3.27亿元;企业经济效益由6年前亏损300多万元到实现利润2016万元;职工月平均工资达到了800至1000元。
锅里有饭,碗里有肉,兜里有钱,山上的林子咋样?“咋样?坐飞机看,附近的林子,属绥棱长的密实”。粗细如何?孙局长随手拿起一个矿泉水瓶子,“别家的林子是‘瓶盖’,绥棱林子是‘瓶底’。”孙局长十分自信、自豪。
“靠山吃山不忘山”,抓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不忘造林育林。2000年以来,投资1440万元,更新造林7.2万亩,人工林后备资源面积达173.6万亩,6年节省木材消耗20.7万立方米,活立木净增215万立方米。
今年起,每年投300万元抚育森林,计划10年将林子抚育一遍。
喜看今日绥棱林业局:近期有林可管,长期有木可伐。实现了森林资源长大于消,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