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30日电 记者从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了解到,在今年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中,黑龙江省千余名考生近八成获得资格证,但获得证书后自愿参加“继续教育”者寥寥无几。对此,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有关专家认为,获得证书只表明具备了理论知识,社会应重视心理咨询师的“继续教育”,为市民的心理健康负责。
据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有关人士介绍,从2002年心理咨询师成为我国新行业以来,黑龙江省获得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证者已有4000余人。今年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的人数为1300余人,创历年之最,比去年多了近一倍。在考生中,在校大学生的比例较大,占了近3成,其次为教育、医疗等人员。
据统计,近年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不断攀升,从最初的20%上升到80%左右。业内人士分析,通过率逐年上升,主要和报考者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考前培训班的教学质量改善有关。同时,心理咨询师的报名条件也一再放宽,现在只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者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均可报名参加。
对于目前黑龙江省很多考生获得资格证就可上岗当心理咨询师的现状,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朱广雨持否定态度。他告诉记者,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在省心理咨询中心、市心理咨询热线、市心理卫生中心、北京安定医院、上海心理卫生中心这5家医疗机构设立了心理咨询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资格考试通过的考生,可申请到那里进行免费心理学实战训练,填补他们在心理咨询辅导临床实践方面的空白。从2002年到现在,仅有不足30人申请了“继续教育”。
朱广雨认为,通过培训获得资格证的人,具备了心理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深厚的心理学知识,丰富的实践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有健康的人格,起码需要三四年的学习和心理学实战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朱广雨建议,应将心理咨询师“继续教育”定为强制性的学习行为,获得资格证者必须通过定期的继续教育,并且将继续教育的成绩作为资格证年审的考核条件,从而提高心理咨询师业务能力,净化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