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5日电 记者从我省质监部门获悉,我省企业对待中国名牌产品申报态度冷热不均:有的企业积极申报,有的企业回避申报。截至目前,我省有36个中国名牌产品,数量处于全国中游水准。
据省质监局有关人士介绍,“中国名牌”使用期限为3年,之后重新评定。省内一些农产品、饮料等质量上乘的产品,尽管十分热衷申办,但因企业规模小、业态分散,甚至出现一个地区有10多家小企业生产同类、同质产品,形成不了规模化效应,无法达到中国名牌产品应具备的产量、销售收入等硬指标,而无缘“中国名牌”。
一些知名企业面对中国名牌产品申报却比较冷淡。省内一家知名企业生产能力和技术实力在全国排前列,其产品供不应求,订单已经排到了2010年,企业负责人说申不申报“中国名牌”无所谓。由于该企业的不申报,南方一家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尽管知名度不如我省企业,但积极申报,终于率先摘得了该类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