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
2007-11-13 09:09:1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3日电 题: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

  对话人

  董鸿扬——省社科院研究员

  王小平——黑龙江日报记者

  记者: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总书记提出的“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什么重要意义?

  董鸿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转变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的过程。思想观念是人行动的定位器,只有克服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才能把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这一切得益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也是摒弃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停滞僵化或急于求成等各种思想观念的过程。就我省来说,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国企改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获得飞速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到2005年底全省经济总量排在全国第14位;人均GDP达1762美元,排在全国第11位。这与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克服各种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有关。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对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进行梳理、清除,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扫清道路。

  记者: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我省应把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董鸿扬: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在经济社会各个层面上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就我省来说,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我省是最早建立计划体制的省份,也是计划体制退出最晚的省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包括国企在改制过程中,由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积累下来的思维定势,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往往成为深化改革的绊脚石。这种陈旧的思维定势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左右人们的行为取向,应认真扭转。省委在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突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摒弃一切束缚发展的观念和做法,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利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就是转变旧观念,实现新突破的体现。

  记者:思想观念的改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思想观念的难度在哪里?或者说转变思想观念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

  董鸿扬: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关键是转变思维方式,在思维的深层结构进行更新,剔除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从而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从思维的主体——人的意识结构来看,我们可以把人的意识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显意识层面,主要指人的思维能够自觉意识到的思想观念。这是与人的思维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过程相联系的,用马克思的话说,是理论地掌握世界的方式;另一个是潜意识层面,即文化心理的深层,是人的思维中潜在的,不明显意识到的深层心理意识。它往往与主体需求的价值评价相联系,马克思把它称为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成为思维制约人们行为的习以为常的内在取向。人们在思维中显意识不断重复,蓄之既久,就沉淀为潜意识层面。因此,转变思想观念在显意识层面更新是必要的,但是转变思想观念的难点在于要从思维的潜意识层面进行深沉的反思。真正在人们的思想深处转变那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当前在某些地区和部门存在着形式主义,只说不做。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不自觉地存在计划体制时期习惯了的路径与行为习惯。致使改革举步维艰,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把解决深层认识问题作为转变思想观念的根本,为科学发展扫清障碍。

  记者:在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中,有一种追求“小而全”、“大而全”,从而导致主观臆断拍板决策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有什么危害,如何克服?

  董鸿扬:由于旧体制影响,某些地方和部门追求上新项目,显示“政绩”。正如某经济学家所说,这样就形成许多“四拍项目”:一“拍”是定项目由决策者拍脑门,用主观臆想代替市场预测,造成决策失误。二“拍”是要贷款拍胸脯,声称自己的项目是市场预测过的摇钱树,骗贷资金到手后,造成烂尾工程,形成大量呆死账;三“拍”是上错了项目拍大腿,叫苦不迭。四“拍”是企业倒闭拍屁股一走了之。这种项目怪圈既是体制性的,也是一种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旧思想、旧观念作怪,它的后果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杜绝这种主观臆断拍板决策的思想与行为。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遵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对重大项目的实施,必须通过专家论证,以减少和杜绝重大决策失误。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