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原料异味刺鼻 哈市“多鹏”水饺是啥馅
2007-11-16 10:45:18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刘继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6日电 速冻水饺方便储存、味道鲜美备受北方市民喜爱。但是如果牛肉已有异味、馅中添加的物质说不清是什么,而且脏鞋子、杂物就摆在饺馅旁,包饺子的工人没有健康证,整个加工间如同猪圈一般,出自这种环境的“品牌水饺”你敢吃吗?15日,记者暗访了哈市南岗区学府三道街的一处水饺黑加工点,加工使用的劣质原料和脏乱的现场让人触目惊心。

  举报饭店被黑加工点坑了

  “看到你们做出的黑加工食品系列报道,我们开小饭店的也提高了警惕,加强了进货管理,可是前段时间给我家送水饺的业户却把我们坑了。他送的饺子有正规包装,说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而且价格便宜,可我们卖了一段时间后,就有顾客反映说吃了饺子后出现了不良反应。当时我们就怀疑饺子有问题,找到了送货人,可对方却不予承担责任,并称他们的饺子没问题。为了弄清事实,我们多方了解才知道,这些饺子竟是在一处简易民房里加工出来的,现在一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呢!希望媒体能关注此事,让更多的饭店不再被这些黑心加工点坑害。”14日,一名经营饭店的业主向记者反映。

  15日一大早,记者来到学府三道街。由于该加工点地处一片民房中,没有街牌号码,举报人又不愿出面,给查找带来了很大困难。按照举报人提供的标志性建筑,记者走了整条街、十多条胡同才确定了这个加工点的位置,在学府三道街122号楼后的一个简易民房内。

  暗访女工警觉:“我们不销售”

  10时许,记者见加工间内工人正忙着包饺子,便以饭店业务员的身份走了进去。见有陌生人进入,室内的6名女工非常警觉,立即询问记者要做什么。记者称是附近饭店的,听说这里卖饺子,想买一点儿。一位女工警觉地说,“我们这不销售,要买饺子给老板打电话。”并催促记者尽快离开。

  记者看到,整个加工间不足10平方米,室内乱得根本走不了人,地面满是油泥,棚顶还挂满灰网,屋里弥漫着刺鼻的异味。一名女工将饺子堆在杂物混放的桌子上,正利用塑料包装袋逐一塑封分装。从几大捆包装袋上可以看出来,这里一共生产3种水饺,分别为牛肉馅、猪肉馅和韭菜鸡蛋馅。在每袋饺子的外包装上,都标着“多鹏手工水饺”的字样,生产地址却是动力区朝阳经济开发区。面案上包好的饺子旁还放着烟和打火机,在和好的面团上方不仅摆着诸多杂物,而且还摆着一双沾满污垢的鞋子。

  突查多种原料来源不明

  记者随后向南岗区哈西工商所举报了此事。见到执法人员突然出现,4名女工立即起身离开现场,而留下的另两名女业主却不断地阻挠执法人员检查。此时的加工点内,大锅内煮着黄色颗粒状物质,味道很怪,而锅中煮的具体是什么,就连女业主也说不出来,只是说是老板买来的,让加在饺子馅里,有营养。准备加工成肉馅的牛肉颜色暗红,已经有了异味。一盆红色的黏稠物质被业主称为虾子,可却闻不出有虾的味道。现场有大量韭菜鸡蛋馅,可所谓的“鸡蛋”却是像豆腐渣一类的黄白色物质,现场也找不到一枚鸡蛋,哪怕是鸡蛋壳。

  女业主对执法人员说:“我知道这样的环境加工出来的水饺肯定不合格,可我们没钱正规经营。”现场加工饺子所使用的肉、菜、面粉等原料,业主拿不出任何来源证明,很多添加剂的外包装上也没有任何标志。

  提醒购货的饭店要停售

  执法人员根据水饺包装袋上的两个电话号码拨了过去,一部已经停机,另一个则是老板的小灵通号码,执法人员认定这个包装袋也是伪造的。从现场查获的账本看,该加工点每天能加工百余袋水饺,5天内就收到货款近8000元。女业主称,这里加工的水饺都由专人每天向各饭店送货,一袋10元(每袋60个)。

  由于该加工点无任何手续,加工人员也没有健康证明,而且加工环境恶劣,执法人员当即将室内的10台冰柜、塑封机、绞面机等扣押,并将加工现场查封。

  工商部门提醒市民,目前购入该品牌水饺的饭店要立即停售,同时积极向工商部门反映情况,执法人员也将进一步调查黑水饺的流向,确保市民的饮食安全。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