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是2007年第一场雪。入冬以来,虽然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但昨天的一场雪还是让市民久违了,降雪带给南方游客、年轻人和小孩子们无尽欢乐的同时,也为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本报记者兵分六路,冒雪来到街头乘公交车、打的、深入急诊室等,体验这场降雪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的欢乐和不便。
首场冬雪边下边扫
当天,哈尔滨市迎来2007年第一场雪,从11时50分左右至20时止,降雪过程达8个小时。市清冰雪指挥部发布今冬首个“清雪令”,要求按照降雪情况可以适量撒融雪剂。
19日13时许,记者在南岗区西大直街上看到,首场雪还没停,道里和南岗两个区的环卫部门接到清雪指挥部命令,开始清扫辖区内坡路和桥涵的冰雪。傍晚,记者发现,南岗区环卫工人已将路面上的雪往道旁堆积,预计南岗区有5000人上道清雪。据鑫龙华清雪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已与200名民工签订了清雪合约,当晚首批100名农民清雪工进城。
16时许,市清冰雪指挥部发布今冬1号“清雪令”。指挥部要求,各责任单位做好坡路、桥涵、重点街路防滑工作。根据降雪情况可适时用机械统一撒融雪剂,但要严格控制融雪剂使用量和撒的范围。清完的冰雪要及时运往指定场地,不允许堆放在公交站点、树池和绿地。
据记者调查,哈尔滨市专业清冰雪机械原有24台,今年又增加了8台,还有铲车、推土机等替代机械100余台。今年,清冰雪不再采用人海战术,大型清雪机将占主导地位。据悉,南岗区城管局首次改装了8台撒布融雪剂车辆,边融边铲,将节省大量人力。
据市清冰雪指挥部负责人介绍,气象部门预测今冬哈尔滨市的降雪量有可能超过历年,今冬哈尔滨市将突击清雪改为边下边清。气象部门提前向清冰雪指挥部预报何时降雪,并在降雪过程中每小时向指挥部提供降雪量、降雪密度等信息,指挥部将根据预报信息安排清雪。
截至19日20时,气象部门报告市区降雪量为2.4毫米,雪量达中雪程度。
市内交通有点拥堵
19日从15时许,哈尔滨市的交通开始受到了第一场雪的影响。16时许,霁虹桥、新阳路等繁华街路开始出现了拥堵。下班回家的市民打车难、乘公交车难。17时许,段女士等了40分钟也没有打到一台车。出租车司机王先生说,下班高峰时,车一停下就上来三四个人想打车,一些人合乘一车。18时许,部分公交车站,等车的市民比平时多,等车时间比平时长,公交车大多数晚点,车厢里很拥挤。
一些心急的司机下道抢行。记者从保险公司了解到,昨日12时到16时,该公司共接到出险电话229个,出险率为平日的3到4倍,8成以上的事故是两车相碰。交警部门已全员上路,在全市161个主要路口疏导交通,同时增派122报警服务车上路巡逻,随时处理路面突发情况,市区内交通情况基本平稳。
跑道清雪机场关闭
19日,受雪情影响,机场跑道无法达到航班起降标准,哈尔滨机场从12时40分被迫关闭,清理跑道上的降雪,截至17时,进出港40余个航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公路铁路正点运行
记者从市运输管理处客运科获悉,截至17时,黑龙江省京哈、黑大、哈同等高速公路路段正常开放,市公路客运总站1500余辆客运班车未因大雪而停运。
19日记者从哈尔滨火车站获悉,本场雪,对哈站始发站和终到站100余趟旅客列车未造成太大影响,全站列车基本正点运行。
供热延时温度达标
19日,市供热管理部门针对近日哈尔滨市气温持续下降,要求各供热单位按照“供热条例”要求,看天烧火,保证全市居民的室内温度达标。
据了解,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蓝色预警信号,自13日起,哈尔滨市气温明显下降,未来一周气温持续偏低,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承担全市近一半供热面积、近60万户居民供热的市物业供热集团,自13日起已要求系统内各供热单位一是延长供热时间,根据室外温度变化,及时调整供热方式,相对延长供热运行时间,增加热交换及供热能力。二是加强供热设施设备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排查集中供热设施设备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三是落实燃煤储备,确保燃煤供应充足。四是抓好供热服务,认真履行供热服务公示制和承诺制,报修电话24小时开通。
意外伤者骤然增多
19日中午,大部分街道、路面因降雪结冰变滑,摔倒、磕碰等意外受伤的患者骤然增多。
当天17时许,市民周先生在单元门口滑倒,经市骨伤科医院医生检查,他的右腕关节骨折。记者从市骨伤科医院了解到,至19时,该院门诊已先后接待了近30名滑倒摔伤的患者,其中有近1/3的伤者骨折,受伤部位集中在腕关节。
此外,因降雪天气很冷,心血管患者有所增加,仅昨、前两天,“120”就救治、转运了33名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