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4日电(商艳凯 记者高长利) 作为“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之一的“松花江水污染防治科技专项”于日前正式启动,已进入前期论证阶段。据悉,该项目将以黑龙江、吉林两省政府为主体,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内的大专院校与沿江企业全力配合,联合攻关8-10项技术难题,最终达到“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使流域的环境质量得到整体提升”的目标。
2007年年初,科技部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立了涉及国民经济战略领域的16个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作为重大专项之一,国家投入资金343.25亿元,预计用15年时间,使环境得到改善,水污染得到控制。松花江流域预计将投入135亿元用于该流域的综合治理。
据了解,在此次科技专项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在哈尔滨市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企业联合重点攻破“哈尔滨市居民饮用水安全”这一难题。为此,该校的水处理专家将与哈尔滨供排水集团公司的有关人员联合研发一些关键技术,形成多水源供水局面,找到保障饮用水安全的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并逐渐向全国推广应用。
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水处理专家马军教授等研制的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已成功地在嘉兴等地的水厂大规模应用,使当地水质得到很大改善,并被定为“国家先进示范技术”。下一步,该校将把该技术应用于哈航集团等省内企业,帮助其达到减污、节能的双重效果,为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