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呼兰建设“八型”新农村 实践新发展模式
2007-11-26 09:54:51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白铭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6日电 今年,呼兰区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实践各具潜质的新农村发展模式。共筛选出建设都市服务型、城郊工贸型等八种新农村建设模式。

  呼兰区委区政府在选建试点之初,确立了发展“八型新农村”的指导思想,重点在四个街道办事处和双井、孟家、长岭等近郊乡镇及康金、二八等主干公路沿线乡镇,建设都市服务型、城郊工贸型新农村;在石人镇、白奎镇、莲花镇等粮食主产区和畜禽主产区,引导农户与企业建立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模式,建设产业支撑型、企业拉动型新农村;在许堡、大用、沈家等乡镇,以辟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依托,建设科技先导型、园区带动型新农村;在杨林、方台、腰堡、利民等乡镇(街道),以综合开发沿江水面、湿地、山林等资源为重点,辟建国家级森林公园,发展农业生态游及农家乐旅游项目,建设滨河风光型、农园体验型新农村,进一步修编完善产业规划,引领全区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在选建模式上,呼兰区以生产发展为先导,全区共选择100个不同起点、不同类型的村作为“一品村”建设的先行村,目前,已有40个村被认定为市级“一品村”。许堡乡蒲井村新发展蔬菜3000亩,争取无公害品牌认证14个,亩均效益达2000元以上,成为全区“一品村”建设的样板。在产业发展上,围绕蔬菜、苗木、肉鸡等8大优势主导产业,建成产业化基地26个,各乡镇街道引资4.6亿元,新上农副产品加工项目84个,省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10家,居全市第一位。做大做强特色生产,落实蔬菜、苗木花卉等特色作物28万亩,比上年增加4万亩。方台镇大方村、双井镇护路村和四个街道办事处新建温室、大棚500多栋,兰河街道富强村实施“引电入田”工程,新发展节水灌溉7000亩。推行村屯规划与畜牧小区建设捆绑设计,全区养殖专业户发展到9685户,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示范小区125个。在转移就业上,坚持不懈壮大劳务经济,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区新转移农民就业两万人,累计输出农村劳动力12.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7%,劳均收入4000元以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在新业开发上,突出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在沿江沿路乡镇街道启动通道经济带建设,积极开发旅游农业项目,新上大型旅游农业项目5个,小型农家乐项目22个,旅游农业开发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围绕呼兰河、三家子堤防整治工程,利民街道正在新围合区域规划建设特色园艺小区,项目占地3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腰堡街道新上两个百万元以上旅游农业项目,由市滩涂办投资2400万元的集渔业、港口、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渔港项目前期准备就绪,即将开工建设。

责任编辑:吕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