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龙江省拍卖猎捕指标难操作 国外猎捕办法可否借鉴
2007-11-29 11:03:30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章海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9日电 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猎捕野猪,很容易引起外界的猜忌。

  国外的野生动物也有大量繁殖后进行有计划猎捕的情况。做法是对要猎捕的野生动物额度进行公开拍卖。拍卖前主管部门公布要猎捕野生动物的数量、猎捕的具体区域、允许猎捕的时间等信息,参拍者谁给的钱多,就由谁来操作。但有个前提,这种拍卖狩猎权不针对个人,只有狩猎俱乐部才有权参与,而狩猎俱乐部的成员都是经过正规培训的。狩猎俱乐部拍得狩猎额度后,管理部门对狩猎过程进行具体监督,防止超量猎捕和超区域猎捕,狩猎者进出狩猎区都有详细登记。

  我省猎捕野猪,是否可以借鉴国外的办法呢?管理部门说,目前还没有办法执行。因为我们国内没有狩猎俱乐部这样的组织,更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俱乐部成员,如果拍卖狩猎权的话,符合规定的参拍者只能是国外的一些狩猎俱乐部,很多百姓对此感情上很难接受。

  其实,国家林业局在去年8月曾委托拍卖部门在成都准备举行公开的“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国家林业局此举一经公布,遭到了网民的强烈质疑。有的说“猎杀会给野生动物带来灭顶之灾”,有的说“拍卖狩猎权是一场出卖尊严的圈钱游戏”。后来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在质疑声中“流产”。

  那么在拍卖狩猎额度难以操作的情况下,是否有别的替代办法呢?比如将合理猎捕与旅游及大众休闲结合起来。“划定一个狩猎区域,由专人指导游人去狩猎,这样既可以控制猎捕的数量,也能保证猎捕的安全,还能满足普通百姓的打猎兴趣。比如,在划定区域内野生动物数量不足时,人工饲养一些动物放到狩猎区。只是目前这项工作缺少统一的建设和消费标准。据悉,省林业部门已经向国家林业局提出了相关的请示,而国家林业局还没有明确批复。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