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依安县先锋乡幸福村 幸福生活比“瓜”甜
2007-11-29 15:24:4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宋今明 王广彪 王依龙 高学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9日电 今年,幸福村甜菜大丰收,农民开着小四轮往瑞雪糖业送甜菜。全年全省范围大型联动报道“幸福村里的幸福生活”

  林成网,田成方,笔直宽阔的白色路。

  树成荫,绿遍野,整齐划一的砖瓦房。

  走在依安县先锋乡幸福村,随处可见的是群众安居乐业的景象和新农村建设以来的崭新变化。幸福村党支部书记伊宝坤向记者介绍说,幸福村共有耕地1.5万亩,除去外出务工出劳务的,全村还有300多户,1500多口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群众靠结构调整、种植经济作物,大力发展以甜菜、甜瓜为主的“瓜菜”经济,收入年年增加,小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今年遭受了70多年不遇的夏季连伏旱,导致减产减收,但占全村耕地面积40%的经济作物仍喜获丰收,人均收入仍在3200元以上。现在村里的砖瓦化率达到了72%以上,森林覆盖率有22%,自来水、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入户率均达到了100%。如今的幸福村真正走上了幸福路。

  由“致富屯”到“幸福村”

  在伊书记的陪同下,记者来到了种田大户沙明江的家中,正好遇到来串门的75岁的孙永太老人。坐在热乎乎的炕上,孙永太老人聊起了幸福村的历史。他说,原来的幸福村可不是现在的样子,当时的日子艰难程度是现代人想象不到的,累一年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可能是原来的生活苦,人们太渴望发家致富了,所以幸福村原来叫致富屯,在1973年又改成了幸福大队,寄托着群众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但是在“大帮哄”的时候,虽然种的地多,但也就是两铲两趟,粗放经营,种植的就是小麦、大豆、玉米,一年产不了多少,根本没有生产积极性,五六口人住着一间半土坯房,三间房、南北炕住四家是很普遍的事情,吃的就是玉米饼子、咸菜条。当时全村70%的农户都有外债,他家当时连灶坑门都没有,别说年吃年用,就是连玉米饼子也吃不上溜,常常出现寅吃卯粮的情况。自打上世纪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这日子才是一年一变样。当记者问起老人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时,老人扳起手指细数说,头一件是包产到户,第二件是“两免一补”,第三件就是新农村建设了。如今的幸福村是真的幸福了。

  种甜菜发了家

  沙明江是幸福村的名人。这几年他靠种植甜菜发了家。说起致富的过程,他说: “1983年,我住的是不到40平方米快要倒塌的土坯房,现在住的是花6万多元建的70多平方米的大砖房,设施齐全,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不比城里的楼房差。当时种的是杂粮杂豆,一年累的够呛,勉强弄个年吃年用,日子过的紧巴巴。现在不同了,自从依安县建立瑞雪糖业以来,我就开始种植比较效益高的甜菜了。从1994年开始,年年种植甜菜,最初也是小打小闹,一年就种几亩直播甜菜,到秋销售后换点现钱。后来看到瑞雪糖业的效益越来越好,加工量越来越大,种植甜菜的农民都挣着了,所以我也就扩大了种植规模。近几年,每年都种一垧多地,从直播甜菜改成科技含量和产量都高的纸筒甜菜,一垧地甜菜挣一万多元是手掐把拿的。今年我种了两垧地纸筒甜菜,卖了3.8万元,加上甜瓜、小菇-和马铃薯的收入,今年我纯收入8万元,人均2万元。这不,房子也新盖了,四轮子也开上了。听说瑞雪糖业和世界500强的ABF公司进行了战略合作,来年我还要种更多的甜菜。”

  在幸福村,由于沙明江的带动和龙头企业的拉动,全村种植甜菜的农户已经达到170多户,占全村户数的60%。许多农民靠种甜菜发了家,今年全村种植甜菜3500亩,仅甜菜一项,农民就收入400万元以上,做到了大灾之年不减收,种植甜菜成为幸福村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途径。

  小甜瓜做出“大文章”

  幸福村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甜瓜、小菇-等经济作物,但是原来人们不认识。有头脑的青年农民王金国看到邻村的农民种小菇-,亩收入达到500多块的时候,他眼红了。2003年,他采用新技术,试探着种了几亩地,结果效益是“相当”的好,1亩地纯挣2000多。这两年,他种植小菇-的面积也年年扩大,今年,他家的8亩地菇-挣了2万多,加上其它作物收入,最低也能收入5万多,按人均算,人均收入得一万五呢!现在,80多户农民忙着种菇-。收购旺季,老客一天就能弄走70多吨,远销到哈尔滨、沈阳、南京、杭州等大地方。

  西瓜、甜瓜也是幸福村的致富法宝。在街上,包括在县城的瓜贩子只要吆喝一声“幸福的瓜——”,马上购买者趋之若鹜。但原来村民不认识,说种地就得种大田,那是真正的“庄稼人”。有人不信邪,偷摸种了点西瓜和甜瓜,立马就看到效益了,一算账,一亩地纯收入3000多块。现在幸福村种植西瓜、甜瓜的农民已经有100多户,一家一年赚个一万多元是轻松的。如今,幸福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甜瓜和菇-集散地,旺季时,一天100多台外地车抢着收购。甜瓜、小菇-被幸福村做出了大文章。

  问起今后,幸福村党支部书记伊宝坤自信地说:“瓜菜让幸福村农民走上了幸福路,今后我们还要依托瓜菜,发展像万寿菊、日本白瓜这样的经济作物,让群众享受到和谐、幸福的生活。”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