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3日电 不知不觉间,优惠券、打折券、提货券、代金券越来越深入冰城市民的生活。由此,哈市也出现了“易券族”这样一个群体,有人卖券,有人买券,吃饭、穿衣、旅游等消费都可以“依券而行”。
“倒券族”借鸡生蛋
记者在不少网站上看到,转让购物卡、优惠券的信息比比皆是,如咖啡券、自助餐券、景点旅游打折券、商场购物券、打折健身卡、宾馆餐饮代金券以及超市提货券等等,这些券的价格从3折到8折不等,十分实惠。记者在“淘宝”上搜索了一下黑龙江地区的优惠券,“远大购物中心购物卡980元(价值1000元)”、“哈尔滨松雷商厦购物打折卡”、“哈尔滨万达国际影城换票券17元(换50元)”、“惠鸿健身年卡八折”、“阿萨帝KTV代金券7.5折”……琳琅满目的券包括了生活中吃穿住用行各个方面。据了解,目前数量最多的是餐饮行业的优惠券和打折卡,其次是百货购物。
这些优惠券和折扣卡是从哪里来呢?据内行人介绍,一些餐饮、百货公司经常会搞一些活动,提供不少优惠券,还有的公司向客户赠送消费券,买多了只能打折处理掉。另外,一些单位在节日时以代金券、超市购物卡等形式发给员工当福利,收到赠送的消费券、餐饮券和提货券后,员工有时并不需要,为免浪费就低价出售。也有个别店家为了扩大销售,自己在网上叫卖自家的商品折扣券。
在网上低价出让SOKO健身年卡的孙女士说:“我把自己不需要的各种卡券拿到网上卖掉,或是换一些有用的券,这也算是各取所需,合理利用。”
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人动起了差价的脑筋,因此在网上诞生了不少以“淘券”、“倒券”为业的人。淘宝网上一家“佳佳小店”专门出售哈尔滨市内各大餐饮企业的代金券,价格从7折至7.5折不等。该店掌柜告诉记者,他从广告界的朋友那里以5至6.5折的价格购到这些用来充抵广告费的代金券,消费者即使以7.5折的价格购买,也要比用现金消费省下不少,所以小店开业半年来,生意相当红火。
“淘券族”精打细算
购买这些优惠券和折扣卡的都是哪些人呢?最热衷淘券的要属热爱消费、享受消费的年轻白领一族,他们由过去的疯狂消费逐渐到理性消费,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各种优惠信息。去逛商场和超市时,就要买得划算;去饭店吃东西时,同样要吃得实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会在购物前,先去网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优惠券或是打折卡。
从事媒体行业的白领刘小姐是个地道的“淘券行家”,因为工作的便利,她经常能从各界朋友处得到一些新鲜的优惠信息,她常常用淘来的5至6折餐饮代金券请客吃饭,用低价买到的美容健身卡为自己扮靓,还有五折电影票、七折卡拉OK券,最近她又在网上买到了几张亚布力滑雪场景点打折门票,原价320元的票只花了210元,“一券在手,消费划算”,刘小姐对自己的淘券消费十分自豪。
“原来大品牌化妆品也可以这么便宜,折扣券真是个好东西”,通过淘券尝到甜头的赵女士说,以前她从不上购物网站。一天,她偶然进入一个淘东西的论坛,突然看到有某个品牌化妆品的7折折扣券,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下来。原价780元的护肤品,花了不到550元就买到了,除去买卡的成本费100元,毫不费力地就省了130多元。从此,赵女士就成了折扣券的忠实淘宝一族。
“易券”也要防风险
专家指出,“易券”方式不仅可以让转让者减少损失和不必要的浪费,还让淘券者得到了实惠,可谓一举两得。“易券”是一种节俭,也是一种理性消费。“易券族”群体的不断壮大,正体现着冰城市民消费的精明与理性。
但也有法律界人士认为,倒券行为存在争议,一是无照经营,另外就是偷漏税。尤其是职业倒券族的出现,直接危害了市场经营秩序及国家的税收,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加以干涉。
针对这种网上转让和倒卖优惠卡、券的现象,龙信达律师事务所的吕茂君律师提醒易券族,在网络上转让购物卡、券时一定要确认交易款项是否到账,最好双方当面交易,这样可以确保双方利益得到保障。此外,还要留下交易凭证,以备日后维权之用。在下载、打印电子优惠券的时候,尽量到正规的官方网站下载,避免被非法网站的假优惠券所骗;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