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推进富民强县步伐 “组合拳”打造新延寿
2007-12-04 09:58:2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狄昌治 钱玺勇 马少忠 陈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延寿工业园区展新姿。钱玺勇 摄

  东北网12月4日电 2007年,延寿县委提出了“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换新貌”的工作思路。

  坚持“四个战略”:工业强县战略,全面加快工业化进程;借力发展战略,突出抓好主渠道引资和全社会招商;城乡统筹战略,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能人兴县战略,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努力营造干部谋事业、能人办企业、百姓创家业的良好氛围。

  实施“五项工程”:延寿精神的创建工程、干部能力的提升工程、风清气正的形象工程、政通人和的稳定工程、长治久安的平安工程。

  抓好“六大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基础财源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科教文卫升级建设。

  近日,记者在延寿旁听了县委组织部召开的挂职干部汇报座谈会。新任信访办主任王玉莲说:“我是这次挂职干部中的幸运儿,在一个重要岗位接受考察和锻炼,直接从县里实施的干部能力提升工程中获益。”县委书记鲁智民说,延寿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收入多年徘徊在5000万元左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滞后。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必须要有超常规的举措。为此,延寿县委于今年年初提出了“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换新貌”的工作思路,确立了坚持“四大战略”、实施“五项工程”、抓好“六大建设”的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富民强县的步伐,成效显著。

  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工业园区建设是“六大建设”之首,延寿倾全力予以重点推进,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坚持“执行政策零折扣、部门服务零距离、生产经营零干扰、处理问题零缺位”的“四个零”工作目标,创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先后有各地客商300多人次前来考察和洽谈合作,新上项目48个,续建项目4个,总投资8.93亿元。今年哈洽会期间,签约项目11个,协议总金额6.82亿元,占哈市县域签约项目总数的29%,项目履约率达到100%。

  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5.6平方公里,划分为“四园两区”,即机械制造园、食品加工园、制药园、纺织园和行政文化区、商贸服务区。今年新征用地29.6万平方米,投资近1.4亿元,加强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2.4万平方米的园区核心区达到了“七通一平”标准。工业园区新入园企业10户,累计达到18户,年内将达到23户,总投资将达到5.5亿元。预计今年园区可实现产值1.4亿元,实现税金640万元。

  年初,抓住国家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历史机遇,在没有把我省确定为首批试点范围的情况下,延寿多次主动与省政府金融办、省银监局沟通,赢得支持,最终被国家银监会确定为黑龙江省组建村镇银行首批试点县,并将于年底前正式组建。此举,将有力支持延寿的工业强县战略,有效疏解资金瓶颈。

  新农村建设实现新进步

  延寿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扎实推进15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辐射带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2006年以来,全县共整合资金2.88亿元。其中政府投入1765万元,部门帮扶帮建619万元,农民自筹建设资金1748万元,重点实施了交通、饮水、能源、康居、环境和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1项,规划实施了土地整理、打抗旱井、田间水利工程及其他生产项目17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观。国家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范小建调研时,对延寿加强新农村基础建设的作法给予肯定;省和哈尔滨市相继在延寿召开了“扶贫开发新农村工作”现场会;四川、湖北等地先后组成考察团来延寿参观学习。

  今年,延寿的农业生产形势喜人。预计到年末,全县可实现粮豆薯总产量3.1亿公斤、农业总产值6.71亿元。依托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的优势,他们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林、牧、果、药、米”等特色优势产业和加工型龙头企业,通过强龙头、打品牌、拓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稻米龙、浆果龙、北药龙、肉牛龙”等产业化“龙型经济”已粗具规模。

  目前,延寿水稻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49万亩,中药材、浆果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重点扶持了养殖专业村屯和专业大户,做大亮珠、绿辰、清老等一批绿色名优品牌,产品远销京、津、沪、浙等地市场。

  重点实施了“阳光工程”,加强劳务培训基地建设。今年共培训农民工820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1%,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500元。

  和谐延寿建设获得新成效

  坚持以和谐延寿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科教文卫升级、社会保障体系和人居环境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筹措资金4100万元,异地新建了示范高中。还投入资金125万元,加强了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了综合高中办学规模。按照“零返乡”的工作目标,通过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途径,提高了高中毕业生的社会就业能力。依托樱花外派劳务培训基地等企业和单位,向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输出劳动力6430人,实现劳务收入3亿多元。

  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就业培训,累计为7618人发放了再就业优惠证。全县新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员和农村低保、城镇低保人员2934人,养老保险金、补助金、低保金以及五保户生活费、优抚金、副食补贴等都做到了及时足额发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参合农民12万人,参合率达90%。多次组织“送温暖、献爱心”等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建立了稳定、多元的社会保障筹资机制和管理运营体系。

  围绕改造老城区、开发新城区的思路,大力推进人居环境建设。投资4292万元完成通乡公路5条28.3公里、通村公路14条50.7公里的建设任务,硬化街路3.5万平方米,新建商服、住宅面积21万平方米,实施了污水处理、集中供热、大众广场、老年公寓等公益性项目建设,完成了城镇电网改造工程。以实施“长治久安的平安工程”为重点,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开展了“维稳创安百日行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突击行动”等专项活动和“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多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700多件,办结率达到98%。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