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双鸭山市8300余户沉陷区居民喜迁新居
2007-12-11 10:23:57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思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1日电 最近,双鸭山市宝山区老矿工郑万良的心情非常不错,原来,老郑告别了生活近30年的平房,乔迁搬进了新楼房。

  走进住在春晖小区的宝山区老矿工郑万良的家,宽敞明亮的屋子收拾得干净整洁,然而说起住在平房的日子,老郑感慨万千:“我家原来的房子房梁都裂开了,用木头支撑着,地面都陷下去了,要是赶上下雨天,雨直往屋里灌,冬天屋里冷的更是不用说了,现在好了,政府给盖了新楼,没想到我这个岁数了,只花了16000多元钱就住上了新楼,这回可真是享福了,多亏党的政策好呀!”不知何时,老郑的双颊已经布满了泪痕,双眼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今年以来,象老郑一样的原塌陷区居民已经有8300余户搬进新居。

  双鸭山是一座典型的“因煤立市”的资源性城市,从1947年双鸭山市矿务局成立,先后改造和新建了11座国有重点煤矿,开采了大量煤炭,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因采煤沉陷也造成我市大量居民住宅、学校和医院、以及部分城市基础设施严重破坏,截止2002年底沉陷区总面积为133平方公里,对人民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2004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双鸭山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规划新建春晖、新城、南山、安邦花园四个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总户数13000户,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双鸭山市沉陷区居民的生存环境。截至目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1亿元,开工建设住宅87万平方米,新建学校3所、扩建学校1所共3.3万平方米,维修矿区道路5.1公里,供水管线13511延长米。

  由于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是一项抢救性救灾工程,也是市委、市政府情系群众的民心工程,更是市委、市政府加快城市化进程,彻底解决历史遗留性问题,使矿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一项德政工程。所以其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较市场普通住房的价格低很多,使群众真真正正得到了实惠。矿区居民在上楼的时候有房照的情况下每平方米补210元钱,无照的补420元钱,其超出面积价格按每平方米1300元收取,这样一来,沉陷区居民大多数只要花上一万元左右就能住上新的楼房。“我原来的房子是46.6平方米,现在楼房是56平方米,上楼再装修一共花了两万多,要是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我根本不可能住上楼房。你看这边是花园,有健身器材,那边正在修建的是广场,听说还有喷水池呢,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政府为我们老百姓想的真是太周到了……”原岭东区居民郑淑英象主人般介绍着春晖小区的设计。

  据了解,沉陷区住宅按照经济适用住房标准建设室内卫生间瓷砖到顶,厨房瓷砖一半,并安置部分洁具,同时小区配套建设商服、学校、物业、社区、广场等公共建筑,室外配套以硬化为主、绿化为辅,为了消防和居民给水建设了1000余立方米的生活消防水池,确保小区内居民在停水状态下可以供水三天。排水采用雨雾分流,垃圾处理全部采用垃圾周转站封闭管理,整个设计符合满足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及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对我市规模小区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双鸭山市沉陷区综合治理原则是鉴定为C、D级住宅采取新建搬迁、拆迁补偿,鉴定为A、B级住宅加固维修,按轻重缓急,分年度、分地点、分批次实施。今年,已经有七批共8300余户居民通过公平的抽签方式获得了新楼,沉陷区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将在明年尽量让全部沉陷区居民都能拿到新楼的钥匙住上新居。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