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7日电 如何将焦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煤气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七台河市各焦化企业本着“节能减排、综合利用”的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焦化企业的主营产品是焦炭。在生产过程中,煤气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副产品。将煤气简单地排放出去“点天灯”,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能源。
都说七台河市各个焦化企业已经将煤气充分利用起来,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隆冬时节,记者深入到各焦化企业,在那里,记者看到的不仅仅是焦化企业各出高招,变“副”为“宝”,而且还感受到了各企业老总对节能减排的深刻认识。让废气成大器,已为时不远了。
1、把煤气发成电
为综合利用煤气,七台河龙洋焦电公司建设年发电量3.1万千瓦的燃气机联合循环电厂,用煤气来发电。
在龙洋焦电厂,焦化产出的“废物”首先经过冷凝。在鼓风冷凝系统里,冷却下来的煤气、煤焦油、焦油氨水等各行其道。在机械化焦油氨水澄清槽里,焦油氨水进一步分离,再经过氨水中间槽,产生剩余氨水。剩余氨水经蒸氨硫氨工段就可生产出化肥来。煤气脱硫产成硫磺。煤焦油用途广泛,硫磺可出售,为企业创收。煤气再进行脱苯,就可生产出粗苯。粗苯是化工基础原料,粗苯精制,可生成甲苯、二甲苯等化工原料。龙洋焦电公司每年生产粗苯14000吨到15000吨左右,一吨粗苯的售价是3000元到4000元。销售粗苯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收益。
煤气经过脱硫、脱苯后,便可直接燃烧了。煤气燃烧产生的热能带动发动机,发动机再带动发电机,于是作为焦化副产品的煤气便可以把自己的一身“力气”用来发电了。
2、用煤气造玻璃
七台河万昌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利用煤气另有高招,用煤气制玻璃。
生产玻璃用的原料是砂、纯碱、废玻璃等。在玻璃生产中,原料以及人工和机器折旧磨损等消耗仅占生产成本的一半,玻璃生产的另一半成本全部来自于能源消耗。
万昌焦化在生产焦炭的过程中,每天都会产生6万立方米到7万立方米的煤气。这么多煤气往哪儿搁呢?公司领导经过认真考察研究,决定利用煤气造玻璃,建玻璃厂。
2006年4月15日,万昌焦化的玻璃厂动工开建,同年11月6日玻璃厂点火生产。玻璃厂一共上了两条生产线,能够生产2—12毫米各种型号的玻璃,年产量达80万重箱,一重箱玻璃50公斤,产量可观,外销产值自然也很可观。玻璃厂投入生产,还形成了一定的就业机会,目前,万昌公司的玻璃厂共有200名工人。这些工人不但在玻璃厂凭借自身劳动获得了生活之资,而且还为社会生产了有用产品,为企业创造了丰厚利润。
3、用煤气做甲醇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而生产甲醇的主要原料就是炼焦产生的大量荒煤气和氧气。
宝泰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完成项目调研及项目可行性论证并取得项目审批之后,便开始着手运作,开工建设年产10万吨的煤气制取甲醇项目。
宝泰隆甲醇生产线采用的是国家化工部第一设计院的专利技术,而采用这一技术的企业算宝泰隆在内在我国同行业中仅有四家。
2005年11月,宝泰隆的甲醇厂进入详细设计阶段,当年12月份购进设备,2006年春破土动工,同年10月份完成土建工程。2007年5月,甲醇厂设备安装结束,进行单机试运行。随着工程的进展,生产技术人员队伍也迅速建立起来,他们出色地完成了艰巨的设计、施工、试机任务。
甲醇厂生产所用原料煤气可由炼焦环节提供,所需氧气由空分车间提供,空分车间分离氧气后剩余的氮气则用于干熄焦系统,经过干熄焦流程产生的高温氮气又可用于发电。发出来的电又为制取甲醇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能源。宝泰隆摆开循环经济的套路,打了一圈儿节能环保的太极拳,将焦化副产品吃干榨净,使有限的可贵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