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助学政策缺少沟通 “特困”标准各有不同
2007-12-19 14:55:06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于海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9日电 今日,媒体报道了哈尔滨市一些社区,为突然涌来的家长申请开特困证明而苦恼的事情。记者从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今年国家实行新的资助体系,扩大了资助面,将使中等职业学校九成学生受资助,很多家长和社区可能对此并不知情,才导致了误会的发生。

  “学生和家长到了社区就直接要求开特困证明,说是学校老师要求的,并未说明要干啥。”在社区采访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居民认为到社区随便就能开个证明,也不看自己是否符合条件,社区居委会虽然不是政府部门,但也要按规矩办事,穿裘皮、开轿车还想证明自己贫困,那样的假证明社区是绝对不能开的,而且学生和家长说不清用途,来了就拍桌子、发脾气,让社区干部很难理解。

  据社区干部讲,最近来社区开特困证明的主要是职高学生。对此,哈市一所职业高中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大量培养高技能人才,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具有普惠性,它的覆盖面达到在校生总数的90%,在覆盖的对象当中,农村学生全惠及,城镇九成学生受资助。申请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农村学生提供户籍证明,城市学生要提供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证明,这就是很多学生到社区去开特困证明的原因。这位负责人还透露,目前全市的助学金申报工作已接近尾声,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因到社区开证明遭拒而享受不到这项“惠民政策”。

  “其实社区和学校都在按自己的规定办事,只是双方缺少沟通。”南岗区教育局中教科张杰认为,产生误解的原因在于社区认定的特困居民概念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所说的受助范围不同。在社区,一般要享受民政部门发放低保、特困等补助政策才能开出特困证明,而此次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的资助体系除了低保、特困,还惠及了下岗、失业,甚至是打工、干杂活等人员的子女。如果相关部门能将此政策和家长、社区居委会沟通好,也许不会出现误会。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