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雾
大气中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000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由辐射冷却形成的,多出现在晴朗、风、近地面水汽较充沛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的叫辐射雾;暖湿空气水平运动,经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形成的雾,叫平流雾;有时兼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所以深秋初冬尤其是此时的早晨,最易出现雾。
谈谈霾
霾,也称灰霾(烟霞),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混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气溶胶颗粒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
雾与霾有区别
水分含量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能见度:目标物水平能见度在1000米以内,就是雾;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且是灰尘颗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霾则有1000-3000米;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霾与周围环境边界不明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