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桦南县32个培训基地圆9万劳动力转移创收梦
2007-12-24 16:52:4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孙立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4日电 桦南县通过整合培训资源、拓宽培训领域、提高培训质量、狠抓权益保护,搭建32个转移基地,圆了9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创收的梦。

  今年,桦南遭遇50年不遇的罕见旱灾。为降低旱灾危害,实现农民增收,这个县新建立转移基地9个,实现抗灾转移农民4659人次,创收297.5万元。

  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这一中心,这个县加大了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对社会分散的培训实体进行整合、优化,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7处。同时,加大了培训基地的建设投入,完善教学和实习设备,提高了培训效果,结业时学员成绩全部合格,转移率达到100%。今年,他们还通过与佳木斯职业教育学院联系,签订了代培训农民学员的协议,电焊工、管道工、钳工等知识的培训,填补了这个县培训岗位的空白。到目前为止,共为全县培训农民学员34名。县委、县政府对参加委托培训的学员给予了1000元的补贴,后期还将扩大输送额,争取培训出更多的特殊技术人才,从而提高转移务工人员的打工层次,创造更高的经济收入。

  桦南努力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外部环境,对农民进城务工在子女入学、土地流转、参军、就医、劳动安全、社会保障等权益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确保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平等就业。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力度,通过电视台播放用工信息、组织人员下乡招录学员等多种形式,强化网络宣传。每村必保有一名信息服务员,使招工信息及时传达到乡村。今年共收集用工信息858条,发布各类招工、用工信息355条,为用工单位和农民及时提供了信息,提高了转移能力。今年与青岛喜盈门染织有限公司、广州永泰电子有限公司、完美时电子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共转移农民125人,与天津市融创公司签订保安订单1000人,到目前已输送农民工556人。

  这个县按照“管培分离”的原则,对培训基地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申报、实施、资金使用、学员就业负责,保证就业满意率达到95%以上。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