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图为修复后的隔离设施,能否长久安然无恙?
东北网12月25日电 出于交通安全考虑,交警部门在道里区埃德蒙顿路与乡政街交口处加装隔离护栏,可这一安全措施却屡屡遭难:从建成至今,多次被人为破坏,多次修复后,又一次次被破坏。众多热心市民呼吁:这种有失公益道德当停止。
破坏事件最初发生于7月份。当时破坏者只是将隔离护栏剪断一根,破坏后,整条街上隔离带内就出现了一个豁口,这个豁口让许多港田车、摩托车钻了空子。在得到修复后,11月22日,它又一次成了受难对象。据市民赵清泉回忆,当晚,他发现该路口交通隔离护栏中人行横道线上的隔离桩,被人从根部齐刷刷地锯断了两根。破坏后,宽度可以通过一辆汽车。到了晚间,很多车辆在此违章调头和转弯,港田、摩托在此肆意横行,过路行人提心吊胆,丝毫没有安全感。赵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埃德蒙顿路车速较快,违章调头和转弯的车辆极易影响交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经了解,12月17日,交警部门对此处受损的设施进行了修复,可仅一天,即12月18日,与隔离桩紧紧相连的隔离栅栏再次惨遭毒手。被破坏后的隔离栅栏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在埃德蒙顿路上忽闪,过往车辆无不减速慢行,唯恐发生刮蹭。过路行人横穿埃德蒙顿路也十分小心,就是在斑马线上绿灯亮起的时候,也得纷纷躲避在这个断裂的隔离栏杆间肆意闯行的港田车。21日,记者在该路段看到,交警部门再次对破损设施进行了修护,在隔离栅栏与隔离桩之间用两根铁条焊死。在此处值勤的一位交警告诉记者,对于屡次“创新”的破坏行为,这种解决办法也许能维持较长一段时间。
市民刘长云认为,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破坏交通设施行为,不仅仅是对于法律的一种蔑视,更是公益道德的丧失。文明交通的起点,首先应是市民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对此,网友燕南天建议,公安部门应加大监控力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一是在此执勤的交警和在附近巡逻的治安巡警,有责任和义务及时发现并制止这种违法行为;二是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监控,在埃德蒙顿路和乡政街上已经各有一组电子交警抓拍道路交通违法监控系统,在埃德蒙顿路上(乡政街以南,人民同泰药店附近)还有一个圆形的视频监控,应充分利用,及时发现并在最短时间内修复破损的交通设施;三是公布公安部门有关交通设施管理责任处室的名称、联系电话,以便市民及时发现有破损的交通设施时能够及时举报。